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历史传记 书籍1136562
英雄从来多悲壮,不问功绩问苍生
作者:新作者5aLRZf本章字数:6379更新时间:2024-01-10 19:54:23

——读《英雄问鼎》随感

冯玉雷

新年伊始,接到友人方向卿推荐的长篇历史文化小说《英雄问鼎》,将要出版,想请我写序。作者是他挚友、曾经的同事。任淮浦先生在甘肃的一所县属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这部小说,耗时数十年。向卿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好兄弟,他虽然不搞文学创作,但为人敦厚,做事干练,在文化圈有很多朋友,颇具艺术眼光。交往二十多年来,这是他首次介入这种事,想必他是深思熟虑过的。所以,我第一时间在电脑上阅读电子版的《英雄问鼎》。小说扑面而来的浓郁文化气息让我有些震惊。显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在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文化典籍,这足以支撑起他以秦国历史为背景而进行的宏大叙事。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尤其是他的前身。文史学界经常用的一个概念“先秦”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根据中国历史大系表,先秦时期经历了远古文化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尧、舜、禹等时代,再到夏、商、周这段时期。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代表构建而成的“三皇五帝夏商周”古史体系,几千年来可谓根深蒂固,如《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上世纪20年代初兴起“古史辨”思潮,中国考古学研究者致力于通过走考古学之路重建中国上古史。经过60多年研究,中国古代囯家形态演进分为古国—方国—帝国三阶段说渐渐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认知。

考古学界称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国家为“古国”,大体在距今5500年至距今4500年,中国古代典籍中称这个阶段为“万国”、“万邦”,相当于古史传说五帝中的黄帝、颛顼、帝喾时代。古国是高于部落、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一般以崇尚神权为特征,这在“红山古国”和“良渚古国”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方国阶段从距今大约450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大体相当于古史传说中的尧、舜和夏、商、周三代,这一时期社会基本结构虽然仍靠血缘关系维系,但“国土”概念已开始萌生,以王权为核心的礼制不断发展与完备,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之一。

公元前221年,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自称始皇帝,奠定了中国2000多年的政治格局,直到公元1911年皇帝时代结束。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8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并进一步细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第二阶段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第三阶段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中国现在对古老历史的描述是:9000—10000年的文化史(彩陶文化、玉文化为代表)、5000年的文明史(成套玉礼器为代表)和3500年的文字记载历史(甲骨文为代表)。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公布的古国时代距文字记载历史的时代虽然只有短短300年,但是,这300年是中华文明从文物图像叙事向文字记载转化、从口耳相传向文献资料转化的重要阶段。中国文献记载夏有万国,商有千国,周有百国,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焚书坑儒,使大量重要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的承载者“戛然而止”,损失无法估量。在这种背景下来考量长篇历史小说《英雄问鼎》,或许更能够理解它的价值。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他是针对翻译而言,对历史文化小说创作,也有借鉴意义:“信”指文学演绎不能背离历史事实,尽可能不偏离,“达”指叙事不拘泥于史料记载,要做到通顺明白;“雅”则指文本要追求古雅,简明优雅。《英雄问鼎》采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结构形式,对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文献资料都有过严密考证,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演绎,甚至对某些可能会被误读的人名标明了拼音。功课做到这个份上,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谁能想到在一般的县属小学工作的美术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活动之余,数十年如一日,熬油费神,在浩如烟海中的文献典籍中苦苦搜寻贴近历史真实的雪泥鸿爪。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的长河奔腾不息,战争的烽烟连绵不断。从史前到文字时代,有多少纷繁的历史故事?有多少能够被文物和文字记录下来?又有多少能够被正确解读或表达?“尽信书,不如无书”,史料中哪些可信,哪些存疑,不能靠想象,只能脚踏实地,下笨功夫。写到这里时,我还没有同淮浦兄就此事进行过交流,但从篇幅的宏阔(90余万字)、文字的流畅、人名的准确以及故事情节的严谨,可以想象到,淮浦兄有多少美好时光都是在史料钩沉过程从指尖滑过?我本人的创作也是偏重历史、神话题材,不管写敦煌题材的长篇小说《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野马,尘埃》等书,还是玉文化考古神话小说《熊图腾》《禹王书》等,都在文献资料方面做过大量的功课,非常理解任淮浦的意志坚定、内心淡泊和锲而不舍。尤为可贵的是:他研究史料典籍、创作小说,完全出于兴趣与爱好。如果有一丝一毫的社会因素干扰,这部煌煌大作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也不可能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严肃和虔诚的态度,从句子到标点他都一丝不苟,更遑论人物和事件的安排与叙述了!

《英雄问鼎》文词硬朗,叙事奔放。阅读时,让人情不自禁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的雄豪激越。这也许就是本作品的叙事特色。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唱歌),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郭沫若为大明湖公园里的辛弃疾纪念祠题写一副楹联,将辛弃疾比作苏东坡,赞扬辛词豪放雄健、气势磅礴的风格:“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英雄问鼎》着实具备雄健豪迈的文风,又是一部英雄的赞歌。于是我给这篇序言取了主标题:“英雄从来多悲壮,不问功绩问苍生”。淮浦兄笔下的历史人物,如陈胜、吴广、蒙恬、王绾、李斯、李由、嬴魁、王贲、章邯、王离、涉间、范增、张良、萧何、陈平、郦食其、陆贾、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灌婴、郦商、纪信、黥布、彭越、季布、钟离昧、桓楚、于英等都洋溢着一种慷慨悲壮的英雄气,他们用“铁肩”担起的“道义”,正是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舍生取义的崇高品格,甚至连孟姜女、吕雉、虞姬、嬴小君、李灿等众多女性也都在烈烈寒风中显得英姿飒爽。

写英雄群像承载的英雄主义理想,也是在折射淮浦兄的文学理想或者人生愿景吧?作为在中国西北地区,祁连山乌鞘岭下一位勤勤恳恳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一要奉公敬业、养家糊口之余,二要坚持一份与现实生活反差极大的理想,想情是多么艰难啊!

2011年7月23日,我和甘肃民勤县文化工作者一起寻访连城、古城、三角城,下午,在三角城周边看到一种千姿百态的沙生植物——梭梭。这种植物很能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强,所以才能在温带荒漠中生存,甘肃民勤县紧邻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黄沙万里,梭梭丛生,守护一方绿洲。经过风沙磨砺,有些梭梭枝干抚摸起来像化石,即便死亡了,也屹立不倒!这种顽轫的精神让人感动,西部的很多人不都是这样生存的吗?在那次考察中,我们还到了当时依然是沙浪滚涌的青土湖地区,有民勤朋友方向珏先生采摘来一种叫羊角蔓蔓或羊奶角角的植物果实,很好吃。我赞叹说:“大地真是慷慨,都这么苦涩地存在着,还奉献着如此甘美的果实!”

谈到地理意义上的甘肃,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火辣的骄阳和裸露的地表,连绵起伏、层峦叠嶂的崇山峻岭,起伏滚动的黄沙大漠,莽无边际的川原大地,浩瀚无垠的荒滩戈壁,还有那沉郁大度、厚重壮观的古城土墙,等等,这些物象以风格迥异的飞扬神采狠狠地刺如了人们的眼帘,如古木撞钟,朴真雄浑,振聋发聩。它们在逼迫我们的同时也显示着巨大的能量和激情,它们的壮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蛮荒野斗的英雄史诗般的神话境界——孙悟空大战黄风怪、师徒被阻火焰山;又恍如进入了时空悠远的历史穿越隧道——张骞奉命西行、玄奘决心西去。而且,甘肃的色彩、气象、个性也是雄奇的,悠远的,善变的,莽暴的。皑皑雪山,白得晶莹无暇,油油草地,绿得豪迈大气,浩浩戈壁,大得不见人烟,茫茫大漠,黄得铺天盖地,涓涓溪水,贵得如人体血液。还有那历史车轮碾过的黄尘古道,凄美驼铃敲碎的无数暴风黑夜,以及见证了沧海桑田的红柳胡杨、白茅寒沙,都是极其简单、纯洁、明快、执着地存在着。这些独特的地理元素无不以风刀霜剑时时雕琢着甘肃人的气质,又好似古陶储酒的宽容耐性滋养着甘肃人的豪迈精神。这种豪迈的个性也正好影响了淮浦兄的写作风格。

当很多没有到过甘肃或者走马观花般浏览过甘肃的外界人士对这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想象中的荒凉和落后时,生活在这里的追梦者就已经开始如痴如醉地感悟着三大古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的精髓与特质了。这里大部分怀揣梦想的人们,从一出生就注定生存在物质的贫困与文化的丰富,这种巨大的反差旋涡中,他们若要为人生的理想而奋斗,就不能光停留在这些自然因素上,否则将与大多数人一样机械地过完一生。可是任淮浦先生,他出生在黄河上游,历史渊源深厚的渭源县。顾名思义,就是渭水的源头,这里有著名的鸟鼠山,正是古代大禹治水的起点。《史记》载:“大禹导渭”就是从鸟鼠同穴山开始的。因此渭源历史悠久,也许正是由于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蕴,才给淮浦兄带来了创作上的灵感。他从童年起,就从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庆坪,开启了纯贞的心灵畅想,用文心艺脑去感悟着家乡历史的久远和文化的厚重。后来他又毕业于甘肃天水师范学院的美术系,进一步深造了美的教育。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甘肃永登水泥厂子弟学校任教。这所学校地处庄浪河畔的一个小镇上,这里距离汉代令居县(永登的前身)的旧址——罗城滩非常近。罗城滩正是唐代名将罗成之子——罗通的驻军之地,也是古代许多名将的征战之地。所以也是由于地缘关系,淮浦兄才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传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参加工作后,又受其父的熏陶和影响,就开始创作这部作品。从1997年便开始构思,直至2017年创作完成,历时二十年。即便是现在他依然担任着基层的教育工作,但他的精神早已升华、徜徉在了广袤无垠的文学园地当中。这种对艺术的执着就如同是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虽困难重重,但向着认定的目标却毫不退缩。所以我敢肯定:淮浦兄若是没有这种豪迈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他决不可能耗时数十年,伏案耕耘,在一个很不知名的小镇上完成了这样的一部大著。因此,写作行为本身就像是某种隐喻,更像是那种特殊的环境下生长出来的特殊的植物——梭梭,或是胡杨,它们倨傲地生存着。这样纯粹的创作者所奉献出来的成果,必然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英雄问鼎》与大部分纯虚构小说最大不同是非娱乐化,它不是穿越,更不是架空,而是对秦朝建立后的辉煌历史的宏大叙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将讲史与演义相结合的艺术方式,正是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伟大讲史传统艺术的挖掘和继承,也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创作艺术风格极为相似。比如小说中英布反叛一事。我翻阅史料,《史记》黥布列传中说: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才区区三十六个字。而作者在小说中,却用了4回两万字左右来叙述这件事情。将三十六个字扩写成了两万字,这需要大胆的想象和添加材料,从而使得情节激荡,故事惊心动魄。书中说:就在一群劳工无奈痛哭之时,却有一人放声大笑。众人遂责难此人。只见此人缓缓转过身来,他豹头狼眼,紫面黄髯,体形非常庞大,全身膘健筋突。仔细看时,他的额头上还有墨印,分明是受过黥刑。头上扎着一副黑色的包巾,身穿褐色粗棉褂,腰系湛蓝束身带。左襟挽起,威风凛凛,宛如凶神恶煞一般。此人正是黥布。接下来黥布便举石头,“一举成名”,折服了众人。又和众人约定举事的时间。后来时日一到,他便揭竿而起,率领几千工匠,反出了咸阳,一路勇夺关隘,连斩秦国数员大将,杀出了函谷关,最后又斩杀“皇家四子”,震惊了秦国。随着黥布又一反成名,他便逃往江湖,公然竖起了反叛的大旗。作者用一连串的故事情节,将一个反秦的实力派大英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既不违背历史事实,又使得这一形象顷刻之间凸现在了读者面前,且光彩夺目。

再比如,作者在第七十九章中写,赵王武臣为了震慑和打击自行称王的燕王韩广,快速率领大兵来到了燕、赵两国的交界处,准备夜袭燕国,活捉燕王。可是这时就有一个燕国的牧羊人站了出来。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作者挪用了这个故事。于是小说中就虚写了这样的一个牧羊人,说他仿效历史上的弦高在国难当头拯救祖国,遂将放牧的全部牛羊献给了赵王,并对赵王说这是燕王送的犒军礼物。赵王大疑,从而终止了夜袭燕国的行动。随后牧羊人又快速报告了燕王。燕王立即派大军前来抵御,从而避免了一场灭国之祸。而赵王此后有点后悔,就独自偷偷出营向前打探,却不料被埋伏的燕军俘获。随后燕王就拿赵王要挟赵国的丞相张耳,要他割让大片土地来救赎赵王。就在张耳无奈之际,赵营中却走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名小伙夫。而赵国的历史上就有一个从底层走上历史舞台的大名人,他的名字叫李左车。作者就将这个伙夫写成了李左车,从而不费吹灰之力救回了赵王,也是李左车这一智者的形象饱满起来。

作者这样真假参半,虚实结合地描写,就使故事情节连贯完整,人物形象自然突出,这也是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对战争的描写,更是别具特色:既有真实场面的宏大描述,也有中国舞台传统式的几个几个回合的局部较量,场场激烈,处处惊心。书中写了无数场战争,但每一场战争都不一样,尤其是巨鹿之战和楚军入关的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大战小战,更是场面惊心动魄。此外再像封禅大典、张良刺秦、圯桥授书、范增出山、萧何济世、樊哙打擂、周勃吹箫、陈平出仕、韩信受辱、大泽乡军变、刘季斩蛇、丰沛起义、曹参夺关、留城际会、项羽降马、虞姬奔现、项羽举鼎、破釜沉舟、轘辕会师、计夺峣关、万艳盛会、指鹿为马、望夷政变、诱杀赵高、鸿台悲赋、轵道受降等等,都将故事和人物的描写得绘声绘色,各具特色,这也是作者通过演绎故事这种艺术方式,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和伟大讲史传统艺术的挖掘和继承。

总之,淮浦兄是将《史记》《汉书》,还有明代甄伟的《西汉演义》,清代黄世恒的《秦汉演义》,现代张分田的《秦始皇传》,安作璋、孟祥才的《汉高帝大传》,李开元的《秦崩》等书的内容相结合,还采纳了一些流传在陕、甘一带的秦汉民间传说故事,按照《资治通鉴》的编年顺序,才写成了这样的一部历史演义题材的长篇小说,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第一部非常深刻而全面地描述了从秦始皇称帝到秦三世灭亡的精彩书籍。

2014年10月15日,主席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当下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

《英雄问鼎》的文学价值且需要读者慢慢挖掘。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任淮浦先生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和辛勤耕耘,用心血和智慧为我们培育了这样一棵有独特文化禀赋和精神气质的艺术之树,就像西北大沙漠戈壁中的梭梭树一样,它已经静静伫立在了浩瀚的旷野中,即便什么都不说,已经让人感慨万千。

我的这些文字,只是个人的一些感想,愿抛砖引玉!

2023年元月8日写于甘肃西北师范大学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

    您已经读完最新一章

    作者大大 新作者5aLRZf还在努力码字中(๑•̀ω•́)ノ~

    精品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