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武侠 新派武侠 剑起山河
剑起山河
冬日温黄酒
武侠 类型2023-10-07 首发时间25.8万 字数
与众多书友一起开启品质阅读
「舵主」咱这瓜又大又圆 「舵主」书友56965629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第一章 托孤昆仑山
作者:冬日温黄酒本章字数:5907更新时间:2023-10-07 15:42:53

炎月王朝,永宝二十一年寒冬。

镇西王燕洪阳率领二十万大军平定西凉,使得西凉向炎月王朝俯首称臣。

在大军凯旋的那一天,皇帝李炎宗与镇北王赵信以及群臣,在金龙殿隆重迎接镇西王燕洪阳,以表彰他们的功绩。

然而,夜幕降临之时,镇西王燕洪阳却率大军发起了叛乱,皇帝李炎宗及皇后苏云月以身殉国,镇北王赵信战死,文武百官更是伤亡惨重。

在此次叛乱中,象征王朝命运的传国玉玺炎龙玉也一并失踪了。

另一边,得到风声的镇南王李玄天有意发起讨伐。然南方的南夷虎视眈眈,西方的天域伺机而动,镇南王李玄天无法集结兵力北上,只得与镇西王燕洪阳按照汉江南北划分疆域,各自治理。

自此,曾经辉煌壮丽的炎月王朝,那个鼎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还是一场早已谋划的阴谋?随着宫中的一场熊熊大火,所有的证据都化为乌有,此事已不可考证!

……

在这场叛乱过后的第二十一天,大夏国土上,昆仑山巍峨耸立在眼前。

“吁吁吁!”

一骑快马,从远处迎着风雪绝尘而来,停于昆仑山下。

这位花甲之年的老人抖了抖身上的雪花,看着背后正酣睡中的婴儿,慈祥地笑了笑。

随后,老人便侧过身来艰难地走下马,缓慢地向前走去。

“昆仑山!老奴终于带着小皇子来到了这里!”怀中抱着婴儿的老人,看着石碑上刻着的文字,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历经皇城永安城的逃亡,穿越叛军掌控的汉水关,以及大夏边关的贺兰关,最终抵达这座壮丽的昆仑山下。

这一路,历经整整二十一日,经历了无尽的艰辛!

“皇上,皇后,老奴孟天恩,终是不负君上所托!”说完,老人口中便涌出鲜血。

转瞬间,先前面色红润的老人,身体不再有力,就像是泄了气一般。在短短片刻之间,他无力地瘫坐在雪地之中,鲜红的血把雪白的雪花融化了些许,格外地显眼。

凝望着昆仑山无尽的景色,这位年迈的老人,终究还是没有力量再次站起来。

此刻,老人坐在地上,努力抬起颤抖的手,从包袱里取出一封信和一块玉石,轻轻地放入婴儿的襁褓里,然后紧紧地抱住怀中的婴儿。

老人静静地笑着,没有说话,只是一直注视着怀中的婴儿,一脸满足和宠溺。

直到怀里的婴儿开始哭啼时,这位老人也始终再没有任何动静。

婴儿的哭声越来越激烈,如果平常,只要他一哭,老人一定会尽力哄着他。然而,这一次没有,但婴儿并不了解这一切,只是继续不停地哭闹。

撕心裂肺的哭啼声,在昆仑山下越来越响,久久回荡。

襁褓中的男婴,似乎不知疲倦,只是不停地哭闹着,似乎这般凄惨的哭啼声,是自己唯一能够做出来的反抗。

孟天恩,炎月王朝的太监之首,曾陪伴两代君王。几十年来,他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全力以赴,至死方休。

在白茫茫的昆仑山上,一群身穿青色道袍的执剑弟子,正朝着山下缓缓走来……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是大夏境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当地百姓也称昆仑山为万祖之山,而大夏皇室则称昆仑山为龙脉之山。

被誉为万祖之山的昆仑山,凭借其神秘而异常的氛围,传闻在昆仑派的历代掌门中,有不少修士在此地修炼获得真道,最终超凡脱俗。然而,这只是传闻,因为没有人目睹过,只能以代代相传的方式讲述罢了。

连绵起伏的昆仑山上,披着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山脉都被覆盖在银装素裹的大雪之下,仿佛为这座山峰披上了一件洁白无瑕的外衣。

一队身穿青色道袍的昆仑弟子手持长剑,在山中徘徊巡逻。

“师兄,你听!山下似乎传来婴儿啼哭之声。”一位年轻的昆仑弟子大声呼喊着,对身旁的几位师兄们说道。

“前方果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听起来似乎是来自我们山脚下的石碑那边。”其中一位年长些的昆仑弟子回应道。

“陆师弟,我们快去看看吧。”其他师兄们对身后的年轻弟子喊道,然后迈开大步朝山下走去。

“哎呀,师兄们,等等我!”这个修行时间较短的小师弟,自然跟不上那些师兄们的节奏,直接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终于,气喘吁吁的小师弟陆齐光赶到山下时,师兄们已经在仔细调查倒在血泊中的老者了。其中一位师兄的怀里抱着一个哭个不停的婴儿,此刻正焦急地哄着,然而婴儿似乎不为所动,声音已经变得沙哑。

“师兄,让我试试如何?”陆齐光抬起头看了看那位师兄怀中的婴儿。

这位师兄听到陆齐光的话后,赶紧将这个让人头疼的“烫手山芋”交托给了他,生怕小师弟反悔。

奇异的场景出现了,当小师弟陆齐光从那名昆仑弟子的怀中接过婴儿时,哭声突然变得渐渐细微,最后完全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直凝视着陆齐光,似乎彼此早已相识。

“这身着的装束并非大夏之人,看来来者应当是专程来我们昆仑派的。只是可怜的老者来到山下时,似乎已经精力耗尽,力竭而终。”一位年长的弟子叹息道。

随后,这位年长的弟子便转身对众人叮嘱道:“这件事必须立即向掌门禀报,你们两个守在这里,其余人继续巡逻,大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我和小师弟,现在就前去告知掌门。”

“是,沈师兄。”众人齐声回应道。

除了守卫在老者尸体旁的两名昆仑弟子外,其他人紧握手中的剑,继续沿着以往的路线巡逻,只是比以往更加细致入微。

既然这个婴儿在小师弟陆齐光的怀中安静下来,那自然是陆齐光携着婴儿与年长一些的沈师兄一同上山禀报了。

沈师兄,原名沈翰飞,是昆仑派年轻一辈的第二代弟子。

“师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婴儿是从哪里来的?”在远处跟着的陆齐光大声问道。

前方的沈翰飞没有回答,只是径直向山上快步前进。

“算了,师兄,我不再追问了。不过请您走得慢一些啊,小师弟我真气不济,跟不上您的速度。”见前方迈着大步的沈翰飞,小师弟停止了继续追问事情经由,只期待沈师兄能稍作放慢,好让自己赶上。

“谁让你平时修行偷懒,我们昆仑派所擅长的轻功清风行,在你身上可见不到一丝影子。”前方传来沈翰飞鄙视的声音。

“师兄,你误会了我!小师弟我可没有偷懒,只是由于入门比师兄晚一些罢了,所以我的轻功无法与师兄相媲美。”陆齐光连忙辩驳道。

“其实也不用师兄你提醒,如果我能掌握一些皮毛,我也不会止步于此。”看着越来越远的沈翰飞,陆齐光低头默默自语道。

一路上,怀中的婴儿再没有哭闹,只是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不断注视着陆齐光,小脸红扑扑的。

“连你都在嘲笑我,作为昆仑派第三代弟子陆齐光,居然过得如此凄凉。”说着,陆齐光仿佛发出婴儿般的力量,奋力向山上冲去。

昆仑山上,洁白的鹅毛般大雪飘落,覆盖整座山峦。

在山腰处,身着青色道袍的小师弟陆齐光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全身真气倾泻,展现出昆仑派独步天下的轻功清风行。

都说昆仑派的轻功清风行,练到大成境界,即使踏在雪地上都毫无痕迹,但小师弟的身后,却是留下了千百朵雪花飞舞。

而在昆仑派的大殿内,昆仑弟子沈翰飞正向主座的掌门开阳子禀报了山下的所见。而陆齐光,此时才刚迈入昆仑派的外院习武广场。

掌门开阳子身着洁白的道袍,白发童颜,仙风道骨。他的眼神慈善又清澈如泉水,宛如从画中走出来的仙人。

通过沈翰飞的陈述,开阳子已经得知了事件的大致经过,并已派人前往山脚下,打算将那位老者安葬在后山的桃林中。至于为什么,开阳子没有提及,沈翰飞也不敢多问。

开阳子轻轻地捋着他长而白的胡须,朝着殿内的沈翰飞淡淡地问道:“翰飞,那这小娃子现在身在何处?为何没有抱上来?”

沈翰飞刚要张口回答,只见这时殿门被陆齐光一把推开,后者气喘吁吁地喊道:“师父,这小娃娃在徒儿这里呢!”

说完,陆齐光也不顾沈师兄的眼光,直接抱着怀里的娃娃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歇息起来。

“原来如此!”掌门看着他的小徒弟陆齐光,被累得这样,会意地微笑了一下。

“掌门!你看这小师弟也太随意了吧!”沈翰飞看着小师弟这副模样,不禁有些气恼。

“无妨!”开阳子轻轻地挥了挥手示意道。

“既然这个小娃娃与齐光他有缘,那以后就让齐光来照顾吧,同时也作为这个小娃娃的师父。”主座上的开阳子捋着白色的胡须,庄重地说道。

“师父,这个,有些不妥吧?师父,您要不要再慎重地考虑一下?眼下我也只不过比他大了十几岁而已,师父,您的这个决定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一些……”听到掌门的这个决定,陆齐光连忙抱着小娃娃站了起来,在大殿里有些委屈地说道。

“唉,都怪我的好奇心太旺盛,非要跟着师兄们下山巡逻。偏偏就在我难得一次巡山的时候,你这小家伙偏偏冒出来了。”陆齐光抱着怀中的娃娃,心中默默自责,感到后悔不已。

开阳子对陆齐光的自责没有作出回应,只是提了提手,闭目养神。

显然,此刻昆仑山的掌门,同时也是陆齐光的师父,开阳子已经下了逐客令。作为他的弟子,陆齐光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掌门,弟子沈翰飞告退。”沈翰飞向主座行了一礼,随后离开了大殿。

“师父,弟子陆齐光告退。”经历了这一切,对当下的情况有了明悟的陆齐光也向开阳子行了礼,慢慢地走出了大殿。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陆齐光忙碌地往一个木桶里倒着热水,看着床上的娃娃开始哭泣,他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待木桶里装满了热水,陆齐光小心翼翼地解开了娃娃的被褥。

突然,从被褥中滑落出一封信和一块沉甸甸的玉石。

陆齐光注视着这块奇异的玉石,满怀好奇。玉石只有半个手掌那么大,上面却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

看着雕刻着金龙的这块奇特玉石,陆齐光心神入迷。然而,当他再次转向一旁的信时,上面的几个字更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有缘人,此信只能交与昆仑派掌门,切勿打开。如娃娃身边无大人,请有缘之人将娃娃送至昆仑派,必定有重谢!”这使得陆齐光更加疑惑,这个娃娃的来历究竟如何,这块如此精致的玉石和这封神秘的信,必定意味着娃娃的身世非同凡响。

就在陆齐光开始犹豫,要不要打开信一探究竟时,娃娃的哭声再次打破了他的思绪。

陆齐光摇了摇头,决定等这个娃娃睡着后,再将信和玉石交给师父。

他匆忙地将娃娃放入木桶中,洗了一个热气腾腾的热水澡,然后用棉布轻轻擦干娃娃身上的水迹。

也许是因为从未经历过如此舒适的体验,或者是今天在山下哭得太累了,娃娃很快就在陆齐光的怀里入睡了。

“这小娃娃,今日真把我累坏了!”看着怀中安稳入睡的娃娃,陆齐光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

尽管这样说着,陆齐光还是小心翼翼地将娃娃轻轻放在床上,盖好被褥。然后,他拿起桌子上的信和玉石,轻轻地走出了房间。

再次瞧了一眼床上安睡的娃娃,陆齐光小心地关上门,轻步向掌门开阳子的房间走去。

此时已经是深夜,冬日的夜晚带着丝丝寒意,天空中几乎看不到几颗星星,在朦胧的月光下。

“师父,您睡了吗?”陆齐光走到开阳子的屋外,轻轻地敲打着门。

“是齐光啊,深夜来找为师,所为何事啊?”屋内传来开阳子低沉的声音,可见他刚才已经是入睡了。

“师父,刚才徒儿给这个小娃娃沐浴的时候,从他的被褥里面翻出一封信,还有一块奇怪的玉石。信上还说,此信只能交给昆仑派的掌门,而且这块玉石也好生奇怪,所以徒儿马上就来找师父您了。”陆齐光在门外小声说道。

“哦,既然如此,那你便进来吧。”屋内再次传来低沉的声音。

“好嘞,师父。”陆齐光高兴地回道。

至于陆齐光为何这么高兴,想必多半是盼着,等一会师父就能够解去他心中的好奇心罢了。

进屋后的陆齐光,连忙从怀里掏出信和玉石交到开阳子的手里。

开阳子看着信封上的几个字,抚须思索着,显露出些许疑惑。至于旁边的玉石,实在出乎了他的预料,让开阳子眉头微皱,小心地拿起这块奇特的玉石,在烛光下细细观察其纹路。

“一条金色的龙……”说到这里,开阳子突然停顿了下来,脸上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而陆齐光细心地观察着,这个平日沉稳淡然的师父。

开阳子谨慎地拆开信封,取出几张密密麻麻写满字迹的纸,专注地在烛光下阅读,神色变得越发凝重。

陆齐光看着师父这种罕见的紧张之态,忍不住担心地问道:“师父,信上写的是什么内容?为何您如此凝重?”

然而,开阳子仿佛没有听见陆齐光的声音,目光仍然坚定地停留在信中的文字上。

面对如此情景,陆齐光也只能默默地注视着师父。他不知道信中究竟写了什么,也无从猜测。

直到开阳子把整封信看完,淡淡地恢复神色后,他低沉地说道:“齐光啊,别担心,为师没事。只是这个孩子命运坎坷,父母因战乱去世,送他来的应该是他年迈的祖父,恐怕是他唯一的亲人。而如今……唉!”

说完,开阳子将信放在火烛上点燃,眼神中满是感慨:“烽火燃山河,最苦是百姓……”

陆齐光虽然身在昆仑山的大夏境内,但他对最近在中原发生的战乱有所了解。毕竟昆仑派是大夏境内最大的门派之一,昆仑的弟子们经常四方往来,使得陆齐光不需要离开昆仑山,便能对中原的一些情况有所了解。

师父的话透露出来的信息,似乎这个孩子应该是中原某个王室或贵族的子弟。然而,师父没有明说,了解师父性格的陆齐光也不便再追问。

“齐光,这块玉石就先让为师替这个小娃娃保管着,待他成年后,我再将玉石还他。还有根据信中所写,这娃娃的名字叫李山河,以后就由你教他读书写字吧。切记,不可教他习武练剑!”似乎有些不放心,开阳子特意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好的,师父,您就放心吧。”平日里最不爱习武练剑的陆齐光,自然是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了。

“这块玉石想必也是这娃娃的传家之宝了,交给我这个昆仑山里武功最差的弟子,的确不太妥当,放在师父这里确实是最安全的。”陆齐光心中暗自思量。

但是为什么师父会当场焚毁这封信呢?这封信可是唯一可以证明小娃娃身世的证据啊!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陆齐光的心头,直到十多年之后,他才明白师父此举所蕴含的深意。

眼下的陆齐光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也不愿深究。他迫切地担心小娃娃找不到他而不停地哭泣,得知了他的大概身世和名字后,陆齐光恭敬地向师父开阳子行礼后,急忙向自己的屋子小跑而去。

“齐光啊,也许照料这个小娃娃对你来说有些不易吧?但在昆仑山上,没有比你更适合照顾他的人了……”看着陆齐光离去的背影,开阳子长叹一声。

第二天一大早,昆仑派外院的习武广场上。

“小师弟收徒了!你有听说吗?”

“哪位小师弟呢?”

“当然是我们昆仑派年轻一辈中最年幼的陆齐光!”

“不可能吧,陆师弟自己还是个毛头小子,没想到居然先一步收徒了!”

一群昆仑弟子,在习武广场上纷纷议论……

然而此刻的陆齐光无暇顾及师兄们的闲言,他正忙得手忙脚乱地照顾着自己刚刚收的新徒弟李山河。

广场上的嘈杂声持续了很久,众多师兄们都没有见到陆齐光出来反驳,渐渐地议论声也平息了许多。

然而今天的这个情景,让师兄们感到有些不解。按照往常,陆齐光总是会纠缠不休、大闹一番方才罢休。今天陆齐光的表现确实有些意外,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多年后的某一天,用陆齐光自己的话来说,当他怀中抱着李山河,拼命奔向昆仑山的那一刻起,他的生活就完全改变了。

在某种程度上讲,李山河甚至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

在遥远的峨眉山上。

一间女子的厢房里,床榻上躺着一位年纪不过三岁的小女孩。

“父亲,欢儿好害怕……”小女孩不停地啜泣着。

床榻旁边,一位貌美的女子身着紫色衣裳,温柔地用玉手抚摸着小女孩的身体,脸上满是宠溺之情。

“眼下都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余日,这个小丫头,居然还能梦到那个噩梦,真是罪过啊……”紫衣女子轻叹道。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