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注:有粉丝问为什么不在南北朝写花木兰,我告诉你花木兰是戏曲和诗词里面虚构出来讽刺当时的朝廷,后来被人们不断美化而成就这是所谓的女英雄,同时穆桂英也是虚构人物,宋朝有杨姓的三位名将,没有杨家七子,更加不可能让寡妇带兵出征,下面进入正文!
——书接上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付笑谈中。
建武六年九月,秋风萧瑟,张步趁着夜色,带着妻子儿女,悄无声息地从洛阳城中逃脱。
自从张步消灭吕母等势力以后称霸一方,在被刘秀消灭以后张步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与复仇的火焰,他知道,这一走,便是将自己推向了更加危险的道路,但为了东山再起,为了重振往日辉煌,他义无反顾。
在张步的简陋营帐内,烛光摇曳,映照着张步与弟弟张弘、张兰三人紧锁的眉头和坚毅的脸庞。
夜色如墨,窗外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鸣,更添几分紧迫与不安。张步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最终落在一片蔚蓝的海域上,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
“此路虽险,却是我等唯一生机。”他沉声道,声音中既有决绝也有无奈。
张弘紧握双拳,青筋暴起,他深知此行凶险万分,但兄长的决定他从不怀疑。
“兄长放心,我愿率先冲锋,誓死保护旧部周全!”
张兰则在一旁默默整理着行装,眼中满是坚毅与不舍,她深知这一别,或许便是永诀。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准备之际,琅琊太守陈俊的密探如鬼魅般潜入营中,将这一消息悄然带回。
陈俊闻讯大怒,拍案而起,眼中闪过一抹狠厉之色。
“张步贼影,岂能容他逃脱!即刻点兵,沿海追击,务必将其一网打尽!”
夜色中,数千精锐士兵悄无声息地集结完毕,借着微弱的月光,如同黑色的潮水般涌向海边。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岸边,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助威。
与此同时,张步一行已悄然登船,船帆鼓起,正欲扬帆起航。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海平线上突然亮起点点火光,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陈俊的追兵如同天降神兵,迅速包围了他们。
战斗瞬间爆发,海面上火光冲天,箭矢如雨般倾泻而下,张步等人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渐渐落入下风。
张弘身先士卒,挥舞长枪,与敌将缠斗在一起,每一次交锋都震得空气嗡嗡作响,但最终还是不敌多人围攻,身受重伤,倒在了血泊之中。
张步见状,目眦欲裂,他怒吼一声,提剑冲向敌阵,誓要为弟弟报仇。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一阵乱箭飞来,他躲闪不及,被射中数箭,踉跄几步后,终究还是倒在了甲板上,鲜血染红了衣襟。
最终,张步的旧部或被俘,或投海自尽,无一幸免。
而陈俊则站在船头,望着这片被鲜血染红的大海,心中并无半点胜利的喜悦,只有对乱世中无尽杀戮的深深无奈。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西北方刘秀正密谋着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他利用岑彭顿兵坚城、士气低落的时机,果断下令进兵高平第一城。
窦融的河西步骑数万大军,如同铁流般穿越草原,与汉军会师于陇山脚下。
两军分路挺进,势如破竹,陇山上的秋风似乎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
汉军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招降了岑彭麾下的十三员大将,十余万大军见状纷纷投降,略阳的围困终于得以解除。
岑彭率领着残破的队伍,如同风中残烛,在苍茫暮色中仓皇逃向西城。
马蹄声杂乱而急促,尘土飞扬,遮蔽了夕阳的余晖,也掩盖了他们脸上绝望与坚毅交织的神色。
四周,是汉军步步紧逼的铁蹄声,每一次回响都像是死神的低语,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
西城之外,河水滔滔,余鑫乐立于河畔,目光如炬,指挥着士兵们挖掘沟渠,引水灌城。水流轰鸣,仿佛自然界的愤怒,奔腾着向西城涌去,将城墙的根基一点点侵蚀,也吞噬着岑彭最后的希望。
岑彭站在城墙上,望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深知,此战若败,便是万劫不复,但他更不愿就此放弃,手中的剑紧握,誓要与这命运抗争到底。
就在西城即将被洪水吞噬之际,岑彭下令全军突围,他们如同暗夜中的狼群,借着夜色与混乱,奇迹般地突破重围,一时之间,竟又夺占了陇西数郡,让汉军大为震惊。
然而,好景不长,岑彭终因兵力悬殊,在一次激战中战败,从此行踪成谜,只留下一段传说在民间流传。
另一边,南阳城下,陈俊率领的汉军势如破竹,城头楚黎的旗帜轰然倒下,取而代之的是那面象征着胜利的炎炎汉旗。
时隔多年,这面旗帜终于再次插回了南阳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但眼前的景象却令人心酸~~~战乱之后,南阳城破败不堪,昔日的繁华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乞丐与荒凉。
汉军士兵们下乡搜粮,却只见一片片荒芜的田地与空荡荡的粮仓。
“百姓何辜啊。”刘秀看在眼里,这意味着,想守住随县,他就必须从江夏调米粮,才能满足驻军及本地豪强武装所需。
“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陛下之德,可望于尧舜!”
等群臣退下后,刘秀独留了阴丽华(朱标(赵婧熙))在船上,可如今,自己已控制了荆楚的大门,但是现在无法一口气拿下最后,成汉、随汉,这两个势力。
天下三个汉朝成为了鼎立之势!
建武七年,烽火连天的岁月终于迎来了转机,汉光武帝刘秀,这位乱世中的英豪,如同破晓的第一缕曙光,穿透了厚重的阴霾。他率领着铁骑与智勇并存的将领们,踏遍河北的广袤平原,穿越关东的崇山峻岭,直至陇右的荒凉之地,每一场战役都是对意志与智谋的极限考验。
战场上,战鼓雷动,震天响地,仿佛连天际都被这股不屈的力量所撼动。
刘秀亲披甲胄,立于阵前,目光如炬,扫视着前方密密麻麻的敌军,那是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也是对战局必胜的坚定信念。箭矢如雨,纷飞交织在空中,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生命的消逝与荣耀的铸就。
在攻克一座座坚城时,火光冲天,照亮了将士们坚毅的脸庞,也映照出他们心中对和平的渴望。城墙崩塌的瞬间,是无数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光武帝“柔道”治军理念的胜利体现——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用智慧而非蛮力征服人心。
与此同时,后方的社会生产也在紧锣密鼓地恢复之中。废除更役制度的消息如同春风一般,迅速吹遍了这片饱受战乱之苦的土地,百姓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新生活的曙光。简政减吏,裁并冗县,一系列雷霆手段之下,官场风气为之一清,行政效率显著提升,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上,光武帝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卓识。他颁布的释放奴婢诏令,如同一道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那些长期生活在暗无天日中的奴隶们的心房。他们眼含泪光,重获自由之身,那份激动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法律的变革,不仅保护了他们的基本人权,更让整个社会风气向着更加和谐、公正的方向发展。
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组织军队屯垦,同时废除郭圣通家族有关的一切人物。
【注:历史上光武郭皇后讳圣通,真定人也。为郡著姓。父昌,让田宅财产数百万与异母弟,国人义之。仕郡功曹。娶真定恭王女,号郭主,生后及子况。昌早卒。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更始二年春,光武击王郎,至真定,因纳后,有宠。及即位,以为贵人。】
【有很多人说这一场政治婚姻直接把刘秀的原配妻子阴丽华赶下了堂,阴丽华从这一刻成了妾,而郭圣通成了妻。之后没几个月,刘秀在洛阳安定下来,可以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封后的时候,他是很明确的要把这个后位封给阴丽华的,可没想结果却被阴丽华给拱手让了出去。】
【这么一看,如果阴丽华封贵人之时,是她由妻变妾的开始,那么在建武二年五月推辞后位,以致紧接着的六月份郭圣通荣登后座,便是阴丽华亲手将自己的身份改变,由妻变妾的最终定局。】
朱标(赵婧熙)也忍不住吐槽历史上阴丽华,脑子到底是什么做的?贤也不是你这种贤法吧?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搞自虐!
现在朱标变成了阴丽华,帮助刘秀快速统一北方,加上王莽推行改革土为国有,均分于民,废除奴婢,修改劳动法制,做事似乎是太过于急切了,在许多官职的改革之中未有把控,使得新政不稳。
阴丽华(朱标)也对刘秀说道:单以武治,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刚柔并济,方可长治久安,不惧外国的黑白~杂~畜之人的入侵!
现在北方初定,烽火余烬尚温,大地之上,百废待兴,万物似乎都屏息以待新朝的恩泽。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若换作某些历史上的开国之君,或许早已剑拔弩张,磨刀霍霍,将昔日并肩作战的功臣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然而,刘秀,这位光武中兴的帝王,却以他独有的仁德与智慧,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心中所念,非是权力的巩固与扩张,而是如何让那些随他南征北战、历尽艰辛的老同志们,能够卸下战甲,安享太平。
于是,在朝堂之上,刘秀颁布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恩泽之令,旨在重建家园,恢复民生,更不忘那些功臣的辛劳与牺牲。
消息一出,朝野震动。
那些曾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如今手握重兵的将领们,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尤其是窦融,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听闻风声,初时也是暗自忧虑,生怕自己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夜深人静之时,他独坐营帐,月光透过缝隙,洒在他紧锁的眉头上,心中五味杂陈。
然而,不久之后,刘秀的举动彻底打消了窦融乃至所有功臣的疑虑。他非但没有削权夺位,反而亲自设宴,邀请众将共聚一堂,席间谈笑风生,言及往昔峥嵘岁月,更承诺将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耀与安逸。宴会上,美酒佳肴,丝竹之声悠扬,一派和谐欢乐的景象,仿佛让人忘却了战场的残酷与血腥。
窦融望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感动与敬佩。他深知,这样的君主,才是真正值得追随的明君。宴会结束后,他独自漫步于月光之下,心中暗自发誓,此生定当誓死效忠刘秀,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