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历史 穿越历史 器灵序列:华夏上下一万年
第198章 临朝称制,窦氏专权
作者:一道启玄本章字数:3294更新时间:2024-12-18 22:03:31

——书接上回——

建初九年,刘炟又派和恭为代理司马,率兵八百增援班超。

班超准备调集属国疏勒、于阗的兵马进攻莎车。莎车王派人跟疏勒王忠私下联系,用重礼贿赂他,忠于是背叛班超,发动叛乱,占据乌即城。

班超改立府丞成大为疏勒王,调集兵力进攻忠,康居(今咸~海-)国派精兵帮助忠,班超久攻不下。

因为以前贵霜帝国(月~氏)献上珍宝、扶拔(长~颈~鹿)、狮子等以求娶东汉公主。然而班超拒绝了贵霜的和亲请求,贵霜王由此心生怨恨。

当时,月氏与康居的联姻刚成为西域的一桩盛事,两族边界上彩旗飘扬,乐声悠扬,却暗流涌动。

班超深知此中微妙,亲笔书信附上满载诚意与威慑的厚礼,派遣精锐信使,于月黑风高之夜悄然潜入月氏王城。

信使手持火把,在月氏王宫前掷下礼箱,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宣告,信中之词字字铿锵,既述汉室之威,又陈康居之患,月氏王闻言,脸色阴晴不定,最终权衡利弊,决定顺应大局。

月氏王即刻召见康居使者,于大殿之上,言辞犀利,直指康居王背信弃义,侵犯邻国之举,言辞间锋芒毕露,使得康居使者汗流浃背,无言以对。随后,月氏王宣布断绝与康居的军事同盟,并亲自修书一封,责令康居王即刻退兵,归还侵占之地。

与此同时,在远离战场的汉都洛阳,皇城内亦是风起云涌。

窦皇后虽居后宫之首,顿时手段狠辣决绝,窦皇后谮杀两位梁贵人,同时用匿名书诬陷梁贵人的父亲梁竦谋逆,下诏让汉阳太守郑据严刑拷打梁竦,导致梁竦死于狱中,在连杀四妃以后,宫中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却不知真相早已被权力的阴影所掩盖。

每一桩“意外”都设计得天衣无缝,或是溺水身亡,或是突发疾病,这一连串事件,如同两股截然不同的风暴。

班超在西域以智取胜,收复失地,展现了汉将的英勇与智慧;而窦皇后在后宫中的铁血手腕,在陷害了宋、梁二家后,又追恨明德马太后,她见到马氏兄弟官位显赫,想趁势将他们除去。于是窦皇后与兄弟内外勾结,诬陷马氏,自然传到刘炟耳中。

刘炟不忍惩治马太后一族,再三劝诫,并随时约束。

此后马氏威权大不如前,宾客也越来越少。马廖的儿子马豫写信给友人,口出怨言,恰好被窦氏的私党听说,上书弹劾,并请求罢去马防兄弟的官职。章帝准奏,只把马光留在京师,免去一切要职。

元和元年,刘炟采纳尚书张林的建议,停发货币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收取交阯、益州商业贸易的利息,再度实行汉武帝时期的均输平准法。

同年,下诏称“牛疫已来,谷食连少”,让没有田地想迁往肥饶地区生活的人,都听任他们的决定。到达所在地后,赐予他们公田,雇耕佣,赁种子与田器,免交租五年,免交算三年。其后想要回到本乡者,不要禁止。

因为刘炟不想和窦皇后生儿子,窦皇后就与侍中郭举开始私通!

元和二年正月,刘炟颁布胎养令,给每位怀孕的妇女赐胎养谷三斛,其丈夫一年不用交赋税,以鼓励人口生育,窦皇后与侍中郭举私通次数增加准备怀孕,立孩子为太子。

元和三年,忠从康居王那里借了一些兵马,据守在损中,与龟兹勾结密谋,派人向班超诈降,班超看穿了他的诡计,于是将计就计,答应他投降。忠大喜,轻装简从来见班超。

班超为他举办酒宴,在宴席中,班超命人斩杀忠,又乘机击败他的部众。西域南道从此畅通无阻。

元和四年,班超调发于阗等属国士兵二万多人,再攻莎车。

龟兹王发遣左将军发温宿、姑墨、尉头合兵五万救援莎车。敌强我弱,班超决定运用调虎离山之计。他召集将校和于阗国王,商议军情。

他故意装出胆怯的样子说:“现在兵少不能克敌,最好的计策是各自散去。于阗从这里往东走,长史也从此西归。等听到夜里的鼓声便可出发。”

班超偷偷嘱托人故意放松对龟兹俘虏的看管,让他们逃回去报信。龟兹王闻讯后大喜,自己率一万骑兵在西边截杀班超,派温宿王率领八千人在东边阻击于阗。班超侦知他们已经出兵,迅速命令诸部齐发,在鸡鸣时分,直扑莎车大本营。

因为营中没有防备,军士奔逃,班超追斩五千多人,获得许多的马畜财物。莎车国只好投降,龟兹王等也散去,班超因此威震西域。

此时洛-阳-城中,侍中郭举与后宫私通被发现,郭举拔出佩刀欲杀刘炟,刘炟过度惊吓导致重病不起于第二年二月三十日,刘炟崩于章德前殿,时年三十三岁,谥号孝章皇帝,庙号肃宗。遗诏不起寝庙,一概依照安葬汉明帝的制度。

刘炟勤政爱民、虚怀纳谏,成为了名留千古的的仁君。

刘炟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安乐,生产发展,与明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明章之治”。

刘肇生母为梁贵人,后被过继给章德窦皇后,刘炟死后,刘肇即位称为东汉第四位皇帝。

刘肇即位后,窦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开启了东汉太后主政、“六后临朝”与外戚专权的先河,史称“窦氏专权”。

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准备除掉窦皇后,可惜被人告密,后被囚禁在府中。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由虎贲中郎将提升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弟弟窦景、窦环均任中常侍,负责传达诏令和统理文书。

窦氏兄弟便都在皇帝周围的显要地位,从而掌握了国家政治的中枢。

窦太后将政权统于自己一人之手,独断专横,强予决策。

如在伐北匈奴之议中,尚书、侍御史、骑都尉、议郎等官员都极力上谏,鲁恭甚至指责窦太后“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群臣也没有挡住太后为袒护窦宪而出兵。

汉军在经过稽落山之战、伊吾之战、河云北之战、金微山之战四次战役后,重创北匈奴,期间汉军的铁蹄,在连绵不绝的战火中踏过了稽落山的巍峨,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震天的战鼓与战士们的怒吼,仿佛要将天际撕裂。

伊吾之战,黄沙漫天,两军对峙,箭矢如雨,遮蔽了日光,汉军的箭矢精准而致命,北匈奴的防线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紧接着,河云北之战,战况更为惨烈,刀光剑影中,勇士们以命相搏,鲜血染红了大地,汉军凭借着不屈的意志与高超的战术,一步步将敌人逼至绝境。

至金微山之战,那是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山峦间回荡着战马的嘶鸣与战鼓的轰鸣,汉军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北单于在震天的喊杀声中,脸色苍白,目光中满是不可置信与恐惧,最终只能带着残部,屏息凝神,藏匿于厚重的毡毯之下,仓皇逃往乌孙之地,留下了一片空荡荡的漠北,见证了汉军的辉煌与北匈奴的衰败。

消息传回,朝野震动,而北匈奴内部更是风起云涌。北单于不知所踪,权力真空之下,其弟右谷蠡王於除鞬,一个野心勃勃的名字,迅速崛起,于蒲类海之畔,面对着浩瀚的湖面,他高举双手,向东方,那个代表着强大与秩序的方向,宣布自立为北匈奴单于,同时,也向东汉王朝递上了“款塞乞降”的橄榄枝。

蒲类海,这片平静而又深邃的水域,此刻却成为了两国命运的交汇点。

窦宪,这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历史性的机遇,他深知,这不仅是结束战乱的契机,更是展现大汉国威、巩固边疆的绝佳时机。

于是,他果断奏请朝廷,提议“遂复更立北虏,反其故庭,并恩两护”,意在通过扶持新的北匈奴单于,恢复其统治,同时施以恩德,确保双方和平共处。

然而,此议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群臣各执一词,但窦宪的目光坚定,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最终,在窦太后的支持下,这一决策得以通过,一场关于和平与信任的博弈,悄然在蒲类海畔拉开序幕。

此时,以耿夔、任尚二人为护匈奴中郎将,助於除鞬单于返回漠北匈奴故地,东汉都护南匈奴、西域的同时都护北匈奴。

窦太后把大批窦氏家族子弟和亲朋故友,任为朝官或地方官,从而上下勾结,专权放纵,报复打击,为所欲为。

窦太后的弟弟窦景放纵奴仆胡作非为,欺凌百姓,强夺财物,夺取罪人,奸污霸占-妇-女,商贾遇到他就闭塞,就像躲避盗寇一样,而“有司莫敢举奏”。

窦太后刚愎放纵,早已引起了一些正直朝臣的不满。他们不断上书进谏,有时甚至以死抗争,仅据《资治通鉴》统计,短短的近五年时间,大臣就针对各种问题上书十五六次。

永元一年到二年时期刘肇在窦氏专权中隐忍着,此时西域大月氏的副王谢率兵七万,东越葱岭攻打班超。

班超的军队处于劣势,大家都很恐慌。

班超却说:“月氏兵虽然多,但他们跋涉数千里,翻越葱岭来入侵,运输极为不便,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只需收好粮食,坚守不出,敌人便会因饥饿而投降。不过几十天便会击败敌人的。”

西域边陲,风沙肆虐,天际被一层厚重的尘埃所笼罩,大月氏副王谢率领的铁骑如同黑色的风暴,咆哮着向班超所在的孤城席卷而来。

——未完待续——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