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玄幻 王朝争霸 执道
小故事剧场:颜真卿
作者:伊萧水寒本章字数:2231更新时间:2019-05-28 16:14:30

  01

  午日的阳光有点毒辣,不大的房舍内,农夫大口喘气、喝了几口凉茶,大妇躬身用瓢放水入锅,并抓了几把小米,午餐过后,老农还需下地干活。

  炊烟袅袅,米香四溢。学堂归来小男孩咕噜着空腹,大摇大摆走在回家的路上,家中稍小的女娃从门槛探出了脑袋。

  “哥……哥……”小女娃奶声喊道。

  突然,天边黑云压来,大地剧烈颤动,小男孩和小女孩惊在原地,茫然失措。农舍内,老农心中战栗,还未来得及作出反应。

  只听,“轰隆”一声,时间骤然静止,大唐延绵万里的边境被千万铁骑踏毁。

  一切发生的太快,灾难如同末日般席卷而去,无数个类似老农般的房舍被毁,他们甚至没来得及发出惊恐声音,一声也没有,悄无声息的,又声势浩大的。

  “敌人来了!”

  “敌人来了!”

  安阳大地被铁蹄践踏,残兵在呐喊,骑兵在飞驰,一片混乱。沿途军情传递,数千个烽火台被点燃,狼烟起,那孤烟又粗又直,傍晚的夕阳,今日有点刺眼。

  02

  公元755年12月16日,大唐安逸最后一道防线如洪水般溃堤般被冲垮。安史之乱突然爆发,唐玄宗毫无思想准备,朝廷上下毫无准备,他们或准备当夜的乐会、或准备明日的梨园、或在河边郊游。

  此时大唐三分之一的军队都掌握在安禄山手里,叛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天下,又鲸吞之势。于是,大唐最高的掌权者慌了。

  “难道整个河北十二郡没有一位忠臣,为朕而战吗?”

  金殿所有人沉默。

  03

  河北,平原郡。

  此年,颜真卿46岁,他是平原郡的太守。他的哥哥是保定太守。

  “报~~”

  “大人,不好了!北边反了!安禄山他反了!”

  “什么?”

  颜真卿震惊,他推开身旁信使,亲自爬上了城墙,望着狼烟四起的大地,眼神微眯,手中的纸片握得很紧。

  那夜,他与账下大将商量了很久,第二日,唯有一字,战!

  “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今,北胡安禄山,食天子俸,受天子恩,竟反之,实乃大逆不道!清臣为大唐民,愿举兵伐之,为天子分忧,为苍生除害!”

  颜真卿率先发表讨贼檄文,短短一天之内,就募集到了一万多名士兵。由于他的号召力,不久黄河以北的正义力量纷纷投向了他。

  公元766年,颜真卿率领20万大军向安禄山发起了攻击,派录事参军李择交统领,任用刁万岁、和琳、徐浩、马相如、高抗朗等人为将领,分别统领军队,在城西门盛大地犒劳士兵,他慷慨陈词,泪水直流,全军都感奋。

  但不幸的是他的哥哥颜杲卿在于安禄山的战斗中被捕,一家三十多口全部被杀,他哥哥被割掉了舌头,剁掉了双手。

  一桩桩惨案发生,颜真卿含着泪,嘶吼道:“战!”

  04

  公元763年,春天,史朝义无路可走,于林中自缢死,其余部分叛将投降,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迈入了暮年,天下藩镇割据,危机四伏。

  20多年后,摇摇欲坠的大唐帝国再次迎来了危机,河南节度使李希烈拥兵准备自立,对此衰落的大唐帝国除了派人劝解安抚,已经没有其它办法。

  “陛下,李希烈现在如此嚣张,是因为平叛有功,但平叛最大的功臣是颜老,他完全有资格居高临下教训李希烈。何况颜老是大唐最受敬仰的文人,那李希烈不敢将颜老怎么样。”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颜老年事已高,长安至许昌路途遥远,老将军禁不起这样的折腾呐!倘若李希烈真的伤了颜老,那么我大唐将失去最后的国魂!”

  “陛下,臣愿往!”

  这一天,74岁高龄的大文人、老将军再次接受了天子令。踏上人生最后征程……

  后来,老人受到了李希烈的各种威胁,或恫吓、或拔刀、或狰狞……一天,李希烈挖了一个大坑,将颜老抓到了坑前。

  “颜老,你一大把年纪,希烈敬佩你。但你还不听话,立即将你活埋!”

  “生死由天,无需啰嗦!”

  “嘴硬!”李希烈讥笑,吼道:“来人,将桐油抬上来!”

  坑内被浇上油,大火蔓延,可是老人身为大唐的使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他的死可以唤醒天下人,那么……他愿意这么做。那日,还未待李希烈做什么,老头便一头栽进了火坑,决定以更加壮丽的举动来告示天下。

  “速速将他救上来!”李希烈震惊地喊道。他似乎意识到了老人死在他的手上意味着什么,迅速将老人救活后,便将他关在了一座庙里。

  后来,李希烈每次派人过来,颜老总是一次次劝谏;后来,朝廷在别地将李希烈的弟弟杀害,为了报复,李希烈一怒之下亲手用绳子将颜老勒死,这时老人76岁,走完了他的一身……

  05

  颜老死讯传开,金殿之上,天子大哭,臣子悲恸。

  “为了战胜安禄山,颜老付出了整个家族,为了战胜李李希烈,老人付出了本可平静的晚年。其实他早已做出了牺牲,只是为了拯救那个日薄西山的王朝。”

  多年以后,司马光点着油灯回顾着这段往事,无不热泪盈眶。

  “可能唐代之所以是唐代,正是出现了这样的人吧,一个至死不渝的铮铮铁骨、一个最高坐标的伟大人格……从今往后,谁敢再说书生百无一用?将军将兵,君王将人,书生将魂……虽然颜老无法挽救衰落的大唐,但那股文人的正义和风骨,终究因为他才伟岸起来的!”

  “日薄西山的唐王朝腐朽不堪,老师?颜老这样如此值得吗?”

  “是啊,值不值得?”

  “老师,弟子不想用大实话骗你,弟子也不算个什么文人,弟子觉得不值……”

  “是啊,不值……可是孩子,你可知道,我辈儒者最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弟子不知。”

  “说爱国,说死节,可死到临头,却没有去做,那么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不就成为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吗?孩子啊,当时的大唐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我辈儒者到了该死了时刻,那是绝不能退缩的……只有如此才能提醒世人,儒家是真的,大唐还活着……颜老拖着年迈,不惜一死就是要提醒大家,确实有人在抵抗!免得后人想要做出反抗之时,竟找不到可以说的名字……”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