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仙侠 古典仙侠 那座山河那把剑
第二章,今日归来不晚,彩霞濯满天
作者:好个白发迷途人本章字数:4672更新时间:2019-10-11 16:39:15

一夜宿雨,委羽镇拍落一地海棠。

次日清明,听见窗外细雨声,李当归就已经起床,简单的洗漱之后,少年将小庭院内昨夜下雨留下的积水和落叶打扫干净后就听见门外响起一阵嘈杂的声音,有些好奇的推开大门,就看见了对门府邸那个身穿一身淡红罗裙的小丫鬟,脸颊晕红,身姿丰腴,此刻正踩踏着积水,背上的背篓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花草药材,身后还引了许多少年跟着走过深巷。

少女推开雕刻着金龙戏珠的宽阔大门,身后那群少年抬眸望向这座府邸,止步不前,目光中神色羡慕。

平常时候这座府邸内总会传有一股静心养神的安神香味悠悠转转环绕着整座四周,不多时,孑然一身的少年就看见少女取下背篓,匆匆忙忙却不失细心的架起一个灶台,将背篓里的花草药材一一拿出来,然后捣碎放于小茶壶内,加水,点火,一气呵成,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约摸着半个时辰的功夫后府邸内就传出一阵草药香味伴随着庭院中那株海棠萦绕于鼻尖,这时房内走出一个病态苍白的少年,眼神干净的如同一张白纸,病弱的身子穿着一身狐裘,相较于少女更惹人怜爱,与此同时少女拿起茶壶倒了一碗淡绿色的药汤,鼓起腮帮子吹了些许,然后将碗递给少年,小声喃喃着“烫嘴”之类的关切话语。

这个少年十五六七岁便顶着高冠,眉眼含笑,宛如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带着病态,满脸笑容,自细雨海棠中有一股朗月清风的超尘韵味,

李当归收回视线,不动声色的敛眸,撑着油纸伞,抱起几卷圣人书穿街走巷就准备前往桃子坞。

桃子坞是委羽镇上最繁华的酒楼,地处于闹市位于整个小镇中央地带,酒楼中唯一的店小二是一位小姑娘,年龄虽然十二岁,但是奈何心灵手巧,心思八面玲珑,总会引人喜欢。因为下雨的缘故所以江岸不可能会有商船经过,少年就想着来到桃子坞听一段书,据说酒楼中说书的老儒生曾经还是一位状元,更是有传言说他金銮殿上举手投足之间天文地理、奇门遁甲谈起来是口若悬河犹如羚羊挂角,不过这个老儒生从初春开始就已经一天一个故事,如今暮春依然没有一个重复。

按照那位病恹恹少年的话说老儒生就是“建安风骨今犹在”,所以小镇上有很多年轻人都认为哪怕是整座镇子的江湖意气没有了,这位风骨仍存的老儒生嘴中的故事也仍是不会重复。而且那位病恹恹的少年也是委羽镇上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据说也是因为楚江之战流落至此,说是流落,但是人家父辈有着不菲的家世,所以即便是家中已经没有人了但祖宗积累下来的那些朋友还是会帮助,那群贵人一伸手便能买下一座镇子,因此病恹恹的少年说的话可信度极高。只是可惜那少年天生疾弱,所以他家那小丫鬟每日都会背一堆草药花上一个时辰或者半个时辰煎好,她也不管“是药三分毒”的道理,反正一样一样的尝试,大有先贤尝百草的高明意味,而她家主子也很配合,对此李当归学不来自然也不敢去学,孑然一身的少年知道这户家人学问高深,所以不会傻到跟他们讲什么大道理,倒是那个小丫鬟好像有用之不竭的力气,每次都看见她镇里镇外山上山下的跑,似乎也不觉得累,到了最后甚至恨不得将自己煎了给自家主子喝。

少年途径私塾、看见官邸,巷弄,然后再是桃子坞这座享誉方圆百里的酒楼,若是单纯依照战略位置来说,委羽镇就相当于一处粮草转运站,虽然说不是粮草大军必经之路,但却是最近的路,大隋晚年北唐便借着它一路攻取双京。因此,只有一千户人家的委羽镇规模格局却是很大,就像两三座小镇合一起一样,说是小镇,还不如说是一座小城,这也是那些个客商们也经常选择在这里进行交易的原因之一,一来二去的委羽镇就逐渐有了些名气,天下太平后江南那边也肯派嫡系官员过来驻守。

前些日子天都来的两位贵胄导致镇子上年轻人都跑了过去,李当归一路走过来都没有看见有几位同龄人,但是酒楼里面却因为天气不太好的缘故多了许多酒客。

靠近镇北最高的一座酒楼就是桃子坞,坊间有人传言说大隋年间隋皇帝游玩江南的时候经过小镇看见这间酒楼当下心喜,亲自赐下“桃子坞”三个飘逸的大字,然后这座酒楼的生意就一发不可收拾,那三个大字至今意味犹存,读书人们虽然喜欢,但是他们对于那位‘过在当代、功盖千秋’的皇帝褒贬不一。镇子上唯一的私塾内脾气比较好的儒生只觉得当时是因为大隋皇帝兴趣使然,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说那个时候的大运河才通畅不久,大隋皇帝心情愉悦看见什么都会赏赐。但是总有人细细琢磨咀嚼之后觉得别有一番滋味,然后搬出圣贤书上的大道理指着另一派的鼻子说是“事出必有因”,又说什么“皇上的心思玲珑猜不透”一些自相矛盾的话语,久而久之,关于“桃子坞”的问题逐渐上升到圣贤层次,之后他们便请出了德高望重的夫子,最后询问觉得是天子无心之作的儒生“那么圣贤曾经赐名委羽是不是也是无心之作”,一句话便将他们问的哑口无言。

此刻李当归已经来到了桃子坞门前,果不其然,少年抬头看了一眼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换过的桃花旗帜,只见那旗帜上有着悠悠扬扬的“桃子坞”三个大字,意味充足,私塾那两位儒生争执的便是这东西。李当归不会去深想这些问题,孑然一身的少年很多时候都抱着一股顺其自然的心,就算是想要知道也如同那些儒生所说的“天子的心思玲珑难猜”一般,而且即便是猜得透,少年也实在是想不明白光是三个字还能有什么用?前朝旧事莫非还能影响当代国祚?

今日细雨,这座酒楼又是小镇里最繁华的一座,所以大清早的时候就已经人满为患,李当归走进桃子坞环顾四周一眼,这座酒楼内的资深酒客们少年大多数都能叫出名字,委羽镇地理位置特俗,所以避免不了会有些陌生面孔,只不过少年很快就看见了一个令他忍不住好奇心大发的人,那人端坐在高台底下右侧,安安静静宛如温玉君子,她正是那个请小镇年轻人们帮忙搬运石头的姑娘,少年左右扫一眼,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替这个姑娘感到庆幸,还好那年轻人没有跟着过来,不然的话不知道又要受到多少资深酒客们的白眼。

李当归寻了一个角落坐下,眼角余光发现这个姑娘端着一副笑脸仰着头看着高台上风骨犹存的老儒生,眼珠儿转溜不像那日英姿飒爽的模样,若有所思,几息时间就似乎想明白了,然后她轻轻一笑,托着腮帮子,模样忽然变得有些古灵精怪,那一刻,少年眼神呆滞。

不多时,李当归收敛心神后点了一壶茶,片刻功夫那个名叫十二岁的嘴巴刻薄眼神刁钻的小厮一路小跑过来,不请自来的坐下,一坐下来就像决堤江河一样口中话语滔滔不绝,“李当归,谢川穹那家伙昨天是不是问你意见了?你每天都跟他打交道真的不怕被克死吗?而且这家伙还想着娶个大屁股的媳妇,我看就他那个五大三粗又是个榆木脑袋蠢模样,这小镇里都没人肯嫁给他,要是到了长安还用说?!”

对于有关谢川穹的话题李当归早已经习以为常,至于什么天煞孤星的命格少年更是不以为意,甚至于还有一点嗤之以鼻,他想如果真的像方外道士云游和尚讲的那样,那么为什么自己跟谢川穹这家伙说了四五年怎么没被克死?!难道这家伙天煞孤星,而自己则是“命硬”,两人恰好相生相克?!有这么虚无缥缈吗?!再说了,即便谢川穹真有什么天煞孤星的命格,少年觉得他自己也不差,大家也都是孑然一身,有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反正只要顺其自然就行。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谢川穹心性不坏,除了脑子笨容易被骗之外其他的一切都很好,为人踏实,也不像某些人一样十句话中八句是吹嘘,李当归想如果没有那句“天煞孤星”的批言,谢川穹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少年,而那高大少年心地淳朴让李当归很乐意与他交流。

见到李当归闭口不答,少女不依不饶道:“克爹克娘克兄克弟克邻居,你还真不怕他克死你啊?你还这么年轻死了多可惜,活着难道难道不好吗?”

十二岁是个黄口丫头,因为自身经历的缘故所以小小年纪就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心思端得玲珑,话里话外少有人能跟上她的节奏,哪怕是跟上了也是徒劳,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丫头下一句话是什么,有时候上一句跟你聊家常,下一句便是些陈年旧事。但是实实在在,这小丫头心思很好,属于那种刀子嘴豆腐心。

看见少年默不作声,她当即没了兴趣朝着少年翻了个白眼,然后拿起茶壶一口喝了个干净将不满全喝到肚子里,最后还让李当归要喝自己重新买。

李当归习惯了十二岁的脾性,脸上露出一副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笑容气得十二岁咬牙切齿,然后在少女生气的目光中少年果真掏出两文钱,拿起茶壶独自倒了一壶茶,之后回到原来的位置,抬起头静静的听着高台上那位风骨仍存的老儒生讲着江湖意气,那几个天都来的贵胄气焰稍微有些嚣张,秉着井水不犯河水的道理,听了一会后李当归就起身挪了一个位置,只是不知觉间就坐到了那位喜欢讲道理的姑娘身边,她转头看了一眼,目光并无停滞,重新移向老儒生,少年顿时有些不好意思,刻意转移视线左右看了一眼,这时才发现原来她身边有很宽的位置,只是周围那位资深酒客们故意躲着不过来,脸上像是有什么忌讳。

李当归无奈的笑了笑,点了一些饭菜试图转移注意力。

当老儒生讲过春秋甲子年之后十二岁将饭菜端了过来,她坐在少年身边,一只手搭上他的肩膀,笑着问道:“你是不是想背着剑走天涯?”

李当归点了点头,“嗯。”

十二岁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愣了很久之后,突然笑了笑,身子凑近少年几分,那处子幽香扑鼻而来让少年坐立难安,但少女却没有察觉,反而笑嘻嘻的开口说道:“那大水牛是不是把金叶子全給你了?要不你给我两片,我保准给你买一把剑回来,前些天我看见北岸商船上下来了一些人,腰间佩剑,剑鞘镶嵌宝石,步履轻盈如同飞燕掠水,像极了书上说的那种江湖高人。”

李当归微微一笑,那镶嵌了宝石的剑岂是两片金叶子就能买到的?一颗宝石就要一锭黄金,这些东西寻常富人都不敢触碰,他自然不会多想。

小镇里十二岁是出了名的眼睛毒辣,李当归这书呆子勾一勾嘴角她就知道这家伙想要说什么,少女将搭上李当归肩膀的手上取下豪气干云的拍了拍胸脯,也不知道什么叫男女授受不亲,就是一脸认真道:“财不外露的道理他们肯定懂,所以我觉得那肯定不会是真宝石,只要你有钱,我准给你弄一把来,或者……你去色诱赤芍那小丫鬟,她主子挺有钱的,我看她也挺喜欢你,没事就偷听你背书,还时不时给你送书送吃的,你不知道镇北那些个小孩子嫉妒的恨不得将你活活吃了。”

李当归其实并不想跟这位混迹三教九流之中的小丫头谈话,因为她经常口无遮拦。

小丫头瞧见少年有些生气的脸色,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望向身边一旁那来自天都气质英姿飒爽的一塌糊涂的姑娘,伸手戳了戳李当归的腰,眼眸儿眯成月牙儿状,低声问道:“你是不是喜欢这种类型,但是我看人家好像并不喜欢你,我看你还是跟赤芍凑合一下算了,而且她主子也活不了几天了,早晚都得死,到时候你娶了赤芍,那偌大家业不就是你的了,坐享其成岂不是人间美事?”

李当归黑着一张脸,若不是知道小丫头尖酸刻薄的脾性,他早已经恼怒,不过多少还是有些生气,压抑住怒意,一字一句,万斤沉重,有意无意的看向那天都来的姑娘,发现后者并没有因为十二岁的话有什么反应之后,他低声提醒道:“你小心祸从口出。”

小丫头不以为意,趴在桌子上,歪着脑袋看着少年,恨铁不成钢道:“你怎么就不明白呢?!唉……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李当归扯了扯嘴角。

小丫头很快就不理会李当归这个读圣贤书读傻了的少年,然后里里外外的跑着,时不时凑到那位姑娘身边问东问西,那话里话外尽显才女风范让李当归几度愕然,小丫头忙活一阵子之后又凑到李当归身前,眯着眼睛,笑道:“李当归,你知不知道自己快跟私塾那些吃屎长大的老顽固一样了。”

李当归掏出些银子付过饭钱,伸手按住她的脑袋,轻声说道:“你这张嘴迟早要惹出祸。”

小丫头也不恼怒,一把抓过那些铜钱,小手一捏不用看就知道还差一文钱,但却没有说出来,眼珠儿转溜的贼溜,心中似乎正酝酿着什么不好的注意,良久之后,小小年纪,笑的贼瘆人,“还差一文钱,就当送你个人情,不过我不要你还了。”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