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朝阳殿
一连几日,下朝后的昭阳殿依旧是这样喧闹不止。
“陛下,老臣认为一名女子根不担当不起勇靖公主的文试!”
“陛下,臣附议,我琰朝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让一名女子进入朝廷的事情,更何况这女子只是民间草芥,怎能担当公主文试?”
“臣附议……”
自陛下在那日晚宴之上宣布了,让寒韵执掌勇靖公主的文试之后,这朝廷之上最近出现了这两种声音。一个就是同意寒韵执掌文试的;另一边就是当朝老臣不同意女子出入朝廷。
这样的纷争在朝廷之上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当年镇南王去世,鹤凃接管南境,就因为这个鹤凃是个女子的身份,便让这朝廷中的大臣争吵不休,最终以朝廷内没有人能出任,而草草而终。
现在,这件事情也沦落到了寒韵的身上。
琰朝从来没有女子在朝中说话的先例,就连民间的学堂中也没有女子上学。若是真的开了这个先例,这也不好向天下臣民交代。
“陛下,臣认应该让这个寒韵回到秦淮,不要踏足到京都!”
这位大臣原本就不是一个显眼的人物,通过科举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位置,现在一名女子竟然可以执掌文试,这当然让他觉得有些不公,因此说话之中,也是狠辣了一些。
陛下的表情沉闷,手臂支撑在桌子上,手扶着额头,轻轻抬眼,眼神之中却是一种不屑和愤懑,“你说得倒是轻松,你要朕如何下旨啊?”
“臣以为,应当以花间酒以女子的身份干政为由头,发配回秦淮!”
“混账!”
陛下瞬间龙颜大怒,将手中的奏折直接打到刚刚说话的大臣的身上。这位大臣也是吓得不轻,直接趴在地上,不敢动弹。
“哼,你这主意是要让全天下人知道朕在打自己的脸吗?”陛下声音中还带着怒气,随之直接质疑道:“她花间酒本就是朕亲封的学士,人家揭了皇榜的,全城的百姓都看到了,你出的这个主意,要让朕如何自处?”
这个问题问出之后,殿内的大臣倒是没有一个敢说话的,两两对视,却只是低下头,默不出声。
“你……你…还有你,看看你们!朕养你们都是做什么的?看着你们让朕心情愉悦吗?”
朝中的大臣大多都是习惯了处于庙堂上的生活,一个个察言观色,官官相护,到了真的需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只会说着自己无用,生怕事情降临在自己头上。
“陛下,煜王殿下求见。”
与此同时,张公公也是刚刚收到殿外内侍的消息,说是煜王殿下在殿外,说针对朝廷大臣今日所议论之事,自己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承元?他来干什么?”
陛下听到煜王这个名字自己也是有些疑惑,这个时候了,他来昭阳殿干什么。
“宣!”
张公公领旨,躬着腰微微后退两步,又上前几步,走在台阶旁唤道:“陛下有旨——宣煜王,明承元觐见——”
话音刚刚落下,一袭红衣的煜王便缓缓步入殿内,直至走到殿前,直接跪地行礼: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今日你怎么来了?”
“父皇,儿臣听说近几日朝中大臣对花间酒执掌勇靖公主文试一职颇有微词,今日儿臣献上一发,希望可以帮到父皇。”
煜王的语气平淡,但话语之间却透露这对陛下的关心,可见,煜王这次准备的也是充足。
“哦?承元有心了,今天诸位大臣都在,就把你想的说说吧!”
陛下听到煜王有了主意,原本蹙紧的眉头,微微有些缓和,虽然眼神之中还有几分的质疑,但却也想听听他的看法和意见。
“儿臣以为,既然朝中大臣们不同意花间酒执掌公主文试,那么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诸位。”煜王语气平淡,并没有任何的偏袒之状,转过身,对着那几位态度最为坚决的老臣问道。
“几位大人,若是这花间酒的学识能力远在你们之上,那要如何?”
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几位老臣,但这几位老臣也是相当自信道:“我等皆是高中状元榜眼探花之中,怎么可能输给一个乡野女子,若是真的输了,我这官,不作也罢!”
一看,这几位大臣便是赌气说的气话,煜王脸上带着笑容,连忙安抚,“几位大臣勿闹,诸位皆是我朝股肱之臣,怎可轻易辞官,本王只不过是打了个比方。”
“父皇,儿臣认为,既然几位大臣都认为自己的学识超过花间酒,为何不让他们辩论一番,让天下人都看着,她究竟可不可以执掌公主的文试。”
煜王这话说得也是在理,瞬间殿内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
陛下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面前不远处的煜王,脑海之中快速地思考着这个方法是否可行。
相比于大臣们说的其他法子,煜王的办法似乎是最为奏效的,不单单能平息朝内众臣的疑问,借此机会还可以看看这被玄羽阁评为天下第一才女的寒韵,究竟是不是名副其实。
煜王的建议很快便引起了朝廷上诸位大臣的讨论,相对比起大臣们提出的不计后果的答案来说,煜王这个辩论的法子现在无疑是最适合的。既不用担心违背陛下的质疑,也没有让寒韵丢了面子。
让寒韵和诸位大臣在朝堂之上展开讨论,在学术上的问题上争出个高低,这也是个完全之法。
煜王静静地站在殿中,身边两侧的大臣们不断的议论,希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陛下,臣等赞同煜王殿下的观点,愿意在朝廷之上与花间酒辩出个高低。”待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减弱,一位老大人步伐有些蹒跚,缓缓走出,站在煜王的身边,缓缓说道:“陛下,我愿意在朝堂之上,替诸位同僚辩论。”
这位老大人身居礼部尚书的之位,这个月末就要退出朝堂,回到家中养老了,现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看在真真是对寒韵这个女子出现在朝堂之上感到抵触。
“陛下,臣愿意与尚书大人一同参与辩论!”
“陛下,臣愿意通往!”
这样一来,朝廷上大多数的人都是不同意女子进入朝廷的。琰朝建立也是有百年的光景,朝堂辩论,虽说也是出现过,但是现在这一场却是令人有些震惊。
一名女子,要与朝廷之中饱读诗书的朝廷大臣进行辩论,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倒是有些玄幻。
琰朝的诸位大臣可是通过科举之路,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位子的,虽说朝廷之中士族门阀的人众多,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寒门子弟。
一个个苦读诗书多年,不就是为了有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进入朝廷,参与国家大事,实现自己报国理政梦想。
而对于琰朝的女子来说,读书识字已是不易,现在要说让一名女子去参与朝政,这是天下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区区女子,既没有男子的雄韬武略,也没有男子的气度抱负,如何能站上朝堂之上,与男子向分一杯羹?
寒韵的出现,无疑是在挑衅满朝文武大臣,原本就有一个鹤凃作为武将的例子,现在又多了一个寒韵,如何让人容忍?
煜王的建议也是充分的考虑到了在场诸位的疑虑和问题,也替陛下解决了燃眉之急,一场辩论,只是为了争夺一个学术的高低,若是寒韵真的不及诸位大臣,这执掌公主文试的事情,也可以就此推脱,随之不了了之。
“好!既然诸位爱卿已经答应煜王的方法,朕也就允了。”陛下原本紧蹙的眉头有了些许的缓解的趋势,面上并没有笑容,但是刚刚的阴霾依然不减。
“不过这辩论的时间,诸位还需要准备一下吗?”对于此次的辩论,陛下也是清晰的明白,这件非同小可,虽然勇靖公主招亲的日期迫在眉睫,但是这朝廷辩论也是不能马虎。
“不必,陛下,我们此时便可将花间酒召到这大殿之上,此刻辩论便是最好的时间。”
这位老大爷也是颇有些心急,此时辩论对于诸位大人是最为有利的,现在各位的心情都比较激动,思维踊跃,即使辩论,诸位也能顺势而压,站在上风。
而花间酒不同,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之下,突然被叫入宫中进行辩论,不管是谁都会有些紧张。虽说她是一个商盟的盟主,但朝廷辩论的大场面肯定还是没有见过的,更何况议论的事情也不是些商贾之术,而是国家大事,学术思想的碰撞,礼仪教化的演变,这样的议题,也不是一个商贾女子能触碰的。
礼部尚书也是考虑得颇为周到,几个呼吸之间,竟可以将事情分析得井井有条,利弊关系也是考虑的明白。官场沉浮多年,心绪思维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
煜王自提出了建议之后,面上始终是带着笑容,但却是一言不发,静静地等待陛下的旨意。
“张全,宣花间酒进宫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