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贞观人物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初九,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后的两个月,六十一岁李渊让位儿子李世民,自己做了太上皇。死了之后庙号“高祖”。
这一年,二十八岁的李世民成为大唐帝国的第二代帝王,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间只用了这么一个年号。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李世民登基一个月后,列出了玄武门之变一等功人选并进行封爵:长孙无忌,封齐国公;房玄龄,封邢国公;尉迟敬德,封吴国公;杜如晦,封蔡国公;侯君集,封潞国公。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的上面是王,王一般为皇室宗亲独有,所以公的爵位非常高。
这五个人当中,前面四个都没问题,这个侯君集没有听说过。史料上只有一句“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唐太宗十分懂得爱惜和使用人才。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第一时间吸纳了李建成的部下冯立、薛万彻和他哥哥万均。
这几位为接下来大唐的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对薛万彻的评价非常高:“当今名将,唯李绩、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
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魏徵。
魏徵,字玄成,下曲阳县人。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绩献地归唐。后担任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担任侍中、太子太师等,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魏徵以直言敢谏而闻名,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徵向唐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给唐太宗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如何正确处理君民的关系,魏徵讲:“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何把握创业与守成的关系,房玄龄认为创业难,魏徵认为守城难,李世民总结到创业与守城一样艰难,“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着,当思与公等慎之。”
如何区别明君暗君,魏徵讲:“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着,偏信也。”
如何区别忠臣良臣,魏徵讲:“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
如何对待中原和狄夷。魏徵讲:“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同时,还有两篇相当有名和精彩,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徵向唐太宗上表《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魏徵向唐太宗上表《十渐不克终疏》,指出了唐太宗与贞观初年不同,列举了十条唐太宗的缺点,要警醒他善始善终。
一是迷恋财物:过去无为无欲,现在“求骏马于万里,市珍奇于域外”。
二是轻用民力:过去视人如伤,现在故劳役者。
三是乐身营欲,追求享受:过去损己以利物,现在纵欲以劳人。
四是亲小人,远忠臣:过去“砥砺名节”,“亲爱君子,疏斥小人”,现在“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而近之”。
五是好尚奇珍,贪图玩乐:过去“捐金抵璧,反朴还淳”现在“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奇之作,无时能止”。
六是人思苟免,莫能尽力,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过去“求贤若渴,善人所举,信而任之,取其所长,恒恐不及”,现在“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
七是热衷盘游之娱,酷爱打猎:过去“内除毕弋之物,外绝畋猎之源”,现在“以驰骋为欢,莫虑不虞之变”。
八是忽略下层民意:过去“君恩下流,臣情上达”,现在“多所忽略”。
九是志在嬉游,荒于政事:过去“孜孜不怠,屈己从人,恒若不足”,现在“不复专心治道”。
十是劳弊尤甚,奴役百姓:过去“矜育之怀”,现在“疲于徭役”。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徵病死,唐太宗非常伤心,并为此废朝五天。“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徵以善于纳谏著称,贞观时期的风流人物非常多。司马光讲:“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为纪念有功之臣,命令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敬德、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绩、秦琼。
这排名并非按照功劳大小,而是按照当时最高官职。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写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对这二十四位进行简单分类:第一类善于处理国家事务的谋臣:杜如晦、房玄龄、萧瑀、殷开山、张公谨、刘政会、唐俭。
第二类善于打仗的武将:李孝恭、尉迟敬德、李靖、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柴绍、张亮、侯君集、程知节、李绩、秦琼。
第三类敢于直言的谏官:魏徵、虞世南(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
第四类皇亲国戚:长孙无忌(文德皇后同母兄)、高士廉(文德皇后舅父)、长孙顺德(文德皇后长孙氏本家叔父)。
其实早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唐高祖封李世民为大策上将军时。李世民开设文学馆,吸纳了当时的“十八学士”。褚亮、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
二、唐承隋制
唐朝建立后,在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方面基本上承袭隋制,但有所改进。
政治方面,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制度。
三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属于决策机构。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中书舍人是省内的重要官员。
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属于审议机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门下侍郎,给侍中是省内的重要官员。
尚书省负责行政执行,属于执行机构。长官是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
尚书省下属的六部:吏部(负责文官人事)、户部(负责财政)、礼部(负责文教)、兵部(负责兵事)、刑部(负责司法)、工部(负责土木)。各部长官叫尚书,副长官称为侍郎。
除了三省六部以外,还设一台(御史台),五监(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九寺(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
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事务,九寺基本由秦汉九卿发展而来。
隋唐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和秦汉实行的三公九卿比较重要的区别在于:秦汉的三公是按照行政、军事、监察三个职能进行区分,容易造成某方面的集权;隋唐的三省制则是按照决策、审议、执行(行政)这个程序环节进行区分,实行了行政、军事、监察等方面的分权制衡。
在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县以下设乡,乡下设里。居民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是最基层的政权单位,设里正一人。
经济方面,隋末大乱战后,人口死亡流散很多,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唐初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均田制是土地制度,租庸调制是税收政策。
均田制开始于北魏孝文帝,当时颁布均田令,宣布按人口数来分配田地。唐高祖时规定:丁男二十岁以上,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还田。政府依据授田记录而向人民征收租庸调。不论贫富,一律缴纳定额的租庸调。
租庸调制的内容: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为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服徭役二十天,称为庸。简单说就是“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初期推行的租庸调制作用明显,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巩固。到唐中期井田制的瓦解,租庸调制又被两税制代替。
军事方面,唐朝沿用的是府兵制度。府兵制度起于西魏而盛于唐,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战时从军打仗,全民皆兵。二十一岁应征,六十岁免役。
府相当于我们现在军区意思,唐朝叫做折冲府,这是府兵制最基本单位。长官叫折冲都尉,相当于地方军区司令。
折中府下面有团,每团二百人。
团下有旅,每旅一百人。
旅下有队,每队五十人。
队下有火,每火十人。
折中府分为三等,上府六团,卫士一千两百人;中府五团,卫士一千人;下府四团,卫士八百人。折中府散布全国各地,被中央的十二卫统领。每卫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卫大将军是府兵的最高军官,直接隶属于皇帝。
在当时来说,府兵制不仅节省了国家大量的军费开支,还保障了经济建设,但这种制度也有较大的弊端:
一是时间长,服役期限要从二十一岁服务到六十岁,以至于出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现象。
二是负担重,服役期间虽然可以免租调,但兵器、衣服、粮食都要自己准备。
三是要有经济基础,府兵制必须建立在均田制配套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旦出现土地兼并,这些士兵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文化方面: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中国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发明的,主要根据家世、道德、才能三方面标准评议,将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到后来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九品中正制的主要标准。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就成为了一个门阀等级制度。
唐朝的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行,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主持考试唐初是吏部。
秀才科考方略策,考试的难度非常大,不久秀才一科就废除。此后“秀才”便成为对一般读书应举者的通称。
明经科考察儒家经典,进士科考诗赋。当时便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明经、进士二科成为唐代科举最主要的考试科目。
制举是由皇帝下诏举行的考试。考试日期和科目都临时决定,平常人和官吏均可应试。
科举考生主要来源两种人:一种称生徒,是国子监和州、县的学馆的学生。另一种称乡贡,是不在学馆学的人,自己向所在州、县报考,考中以后再被举送来参加考试。
科举制在唐朝发挥出了很大功效,唐代诗人赵诗写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易中天《隋唐定局》提到科举与其他方式的本质区别:设立科目,统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三、四方臣服
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主要指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
秦汉时期主要以匈奴为主。隋唐时期以突厥、高句丽、吐蕃、百济、吐谷浑、薛延陀、契丹为主。两宋时期以契丹、女真、蒙古为主。明朝以北元、倭寇、女真为主。
突厥是6世纪中叶兴起于阿尔泰山地区的一个游牧部落,首领叫可汗。长期以来,中原政权对待突厥既有对抗也有合作。比较形象的一句话:“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公元583年,突厥受到隋朝的分化离间等因素,突厥汗国以阿尔泰山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势力。启民可汗时期,东突厥向隋文帝臣服,称隋文帝为“圣人可汗”。启民可汗去世后,即位的始毕可汗,把东突厥的实力带向了巅峰。
隋炀帝时突厥单方面停止了向隋朝纳贡,并且时不时还对隋朝边疆发动进攻。在隋末天下大乱那个时期,梁师都、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也先后向突厥称臣,李渊也拉拢过突厥。
公元626年唐太宗刚刚即位时,突厥率兵二十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北(今陕西咸阳市西渭桥),距长安城仅四十里。唐太宗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在渭水隔河与颉利可汗谈判,签署了和平协议,史称“渭水之盟”。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趁着突厥内乱,下诏柴绍、薛万均合力讨伐梁师都,梁师都一直躲藏在突厥的羽翼下。
当时契丹族部落首领投降唐朝,突厥颉利可汗提出:“用梁师都换契丹部落。”
唐太宗:“契丹族和你们非亲非故,不是你们的种族,你们有什么理由讨还。梁师都是我们中原汉人,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是替天行道。”突厥被唐太宗怼得无话可说。
不久,梁师都被堂弟梁洛杀死。至此隋朝末年以来的各个割据势力全部平定,天下重归一统。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秋,代州都督张公谨上奏建议唐太宗攻打突厥,唐太宗认为可行。于是任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张公谨为副总管,率领李绩、柴绍、薛万彻讨伐突厥。
公元630年,李靖在定襄打败突厥,颉利可汗西逃吐谷浑,途中被俘,隋朝的义成公主被杀。
三月东突厥灭亡,唐朝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管理。“四夷君长诣阙请上(唐太宗)为天可汗。”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朝平定吐谷(读如育)浑。
吐谷浑是是中国古代鲜卑族首领慕容吐谷浑迁徙到西北地区后所建的地方政权。
据统计,在唐高祖武德初年到唐太宗贞观六年,吐谷浑入侵唐朝的次数高达二十四次之多,西北的兰州、凉州等十一个州县,都被吐谷浑所劫掠过。
公元635年,唐太宗亲自下达《讨吐谷浑诏》:“剽掠边鄙,略无宁息。”在任命统帅时,唐太宗第一时间想到六十四岁的李靖,这时的李靖腿脚不便,有时要借助拐杖行走。但李靖还是毫不犹豫接过帅旗,率队出征。
李靖兵分两路:他与薛万均、李大亮等从北道。侯君集、李道宗从南道,先后在牛心堆、赤水源两次打败吐谷浑,伏允可汗被部下所杀。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攻灭了吐谷浑。
这是李靖参与的最后一次战役,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终其一生,战功显著。对抗王世充,平定萧铣和辅公祏,消灭东突厥和吐谷浑。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吏部尚书侯君集平定高昌,置安西都护府。
当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朝通婚,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这次和亲为汉藏两族的友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达拉宫还保存着他俩结婚房间的遗迹。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派安西都护郭孝恪平定焉耆(读如其)。
当年,唐太宗想要和隋炀帝一样,亲征高句丽。大臣褚遂良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天下就像人的整个身体,两京就是心腹,州县,就是四肢。四方蛮夷,就是身外之物。”
唐太宗指出五点取胜之道:一是以强打弱;二是以顺伐逆;三是以逸待劳;四是以安制危;五是以悦对怨。
公元645年,唐太宗从京城出发,带着文臣长孙无忌、杨师道,武将张亮、李绩等人攻打高句丽,朝中日常事务由房玄龄处理。
唐朝先后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座城。经过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获高句丽首级达到四万多,唐军死了接近两千士兵和八千马匹。
在打战过程中,唐太宗非常关心士兵,看到有士兵生病,就亲自慰问,并让人送士兵到附近州县治疗。有一次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被箭射中,唐太宗亲自为他吸淤血,将士们都十分感动。
这年深秋,辽东城当地变冷早、草枯水冻,加上粮食将尽,唐太宗决定班师还朝。这次亲征高句丽,战果远大于损失。同时还发现了少将薛仁贵。
在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时,隶属于突厥的薛延陀民族又开始乘虚而入,攻击夏州(今陕西榆林)。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代州都督薛万彻、营州都督张俭领兵前去。
知道唐军来了,薛延陀都落荒而逃,不战而屈人之兵。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又平定龟兹。
唐太宗在位时版图辽阔,超过汉宣帝在位时期。到唐高宗龙朔元年达到鼎盛,领土东临於海,西逾葱岭,北逾漠北,南至南海。
唐太宗如此兴师动众,和隋炀帝一样,目的就是想证明他就是天选之子,以此掩盖他获得政权的不合法性。
有一次,唐太宗询问大臣:“自古以来,历代帝王虽然平定了中原,但是不能制服戎狄,我的才能不如他们,但功勋却超过他们,我自己不怎么明白?”
大家拍马屁到:“陛下的功德和天地齐平,天下人哪里说得清楚。”
唐太宗自己谦虚的总结到:“我能做到这些,只是有这五个原因。一是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二是抛弃别人的短处,选取他的长处。三是遇到贤能的人就敬重他,遇到不贤能的人就怜悯他。四是从不贬黜任何一个人。五是对待戎狄就像对待中原人一样爱护他们。”
唐太宗所讲的恰恰就是帝王之术。
四、世界之都
贞观之治把唐朝推向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在当时世界都首屈一指。现如今在世界各地留下了许多有盛唐标识度的文化烙印,如唐人、唐都、唐装、唐三彩、唐丝绸、唐人街等,尽管已有一千余年,如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当时的长安城被称为世界之都,最多时人口超过一百万。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规划布局最为规范化的一座都城,面积达八十七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两倍,明清北京城的一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七倍,巴格达城两倍,罗马城的六倍。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指皇帝家族的生活场所,包括皇帝的太极宫、太子的东宫等。沿着向南下来的是皇城,皇城是朝廷的办公场所,有太庙、太常寺等。其余的属于外城。
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朱雀大街刚好是中轴线,它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两个部分,东部万年县和西部长安县。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
城内南北细分有十一条大街,东西有十四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一百一十坊,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唐朝长安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据统计,唐朝曾先后与世界上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往。唐朝以长安为核心,建立起了沟通世界的便利的水陆交通线路。
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里写到,唐朝对外交通海路有南北二道:南道自广州出口,与波斯(李治龙朔二年立卑路斯为波斯王)、印度、阿拉伯、南洋群岛通航。广州人口商货,陆运越大庾岭,入江西,自赣江入长江至扬州,再由运河人汴(开封)、人黄河、人洛(洛阳)、入渭(长安)。北道自明州(浙江鄞县)出海为南路,自登州(山东蓬莱县)出海为北路。南北二路与日本、高丽、新罗通航。”
陆路有五:一是营州(河北昌黎县)入安东道;二是夏州(陕西横山县)通大同云中道;三是中受降城人回鹘道;四是安西人西域道;五是安南通天竺道。
国内交通有四大干路:一是自长安凤翔入成都(中唐以来改由郿县经汉中人成都);二是自长安沿丹江汉水至江陵,南入长沙越广西达安南;三是自长安经洛阳至山东;四是自长安渡河入太原,出娘子关至范阳,或沿黄河东进转北,沿现在的平汉线达范阳。
因为便利的交通线路,再加上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唐朝先后涌现出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阿倍仲麻吕遣唐等中外著名的文化交流事迹。
玄奘生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出家前姓陈名祎,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世称“唐三藏”。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开始西游求取真经,这和吴承恩《西游记》描写的是两回事。考虑到当时突厥入侵等外部环境。玄奘迟迟等不到朝廷批文,决定偷渡出国境。
玄奘由长安出发,经过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武昌(今新疆吐鲁番)等地,历经千辛万苦,多次陷入绝境,最终到达了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在那里留学五年,备受优待,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之后又周游印度。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印度成日朝国王戒日王专门为他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当时集结了印度所有的政治和宗教精英,辩论的主题就是玄奘的两部著作《会宗论》和《制恶见论》。
戒日王提出,在会议举行的十八天中,如果有人能找出一个不合理的字眼,便将玄奘斩首示众。这期间,不断有人挑战玄奘,但是玄奘高坐讲台,引经据典,从容应对,其他人都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
十八天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他获胜。玄奘的名气被传播到天竺各地,被称为“大乘天”和“解脱天”,表示出了对玄奘法师无上的尊崇。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春,玄奘谢绝了印度众僧的挽留,携带六百五十七部佛经回国。玄奘此行,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里,是一次伟大的文化旅行。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受到盛大欢迎。唐太宗召见了他,对他的才学十分赏识,命令宰相房玄龄选取高僧协助玄奘翻译佛经。
唐太宗还敦促玄奘将在西域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由玄奘口述,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问世。此书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
鉴真东渡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时期。鉴真原姓淳于,十四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六次东渡。由于地方官阻挠和海上风涛险恶,前面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海南岛,六十岁的鉴真双目失明,无功而回。
在公元754年,历尽千辛万苦第六次才终于到达日本,鉴真留居日本十年,他指导日本医生鉴定药物,传播唐朝的建筑技术和雕塑艺术,设计和主持修建了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唐招提寺。
再来看阿倍仲麻吕遣唐事迹。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日本政府派遣了五百多人来中国交流,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是其中之一。到唐朝后,阿倍仲麻吕改名晁衡,学成后并留在长安做官。
晁衡在长安与李白、王维结成好友。天宝年间他归国,王维写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送别: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晁衡的船遇到风险,民间误传他可能死,李白为此写诗《哭晁卿衡》哭悼: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段情谊成为中日友谊史上传诵千年的不朽佳话。
阿倍仲麻吕在唐五十四年,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一直到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长安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五、两个女人
贞观之治,熠熠生辉,风光无限。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个了不起的女人。唐太宗背后的女人就是中国古代的“千古贤后”,文德皇后长孙氏。
长孙皇后是将门之女,父亲孙晟是隋文帝时的右骁卫将军,她八岁时丧父,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
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高士廉见李世民非常人可比,在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将十三岁的长孙氏嫁给十六岁的李世民。
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帮助非常大,在唐太宗战乱夺权时期,她当好贤内助,力排众议,维护唐太宗的名誉;在和平统治时期,她不干预朝政,庇护忠良之臣。
唐高祖武德年间,长孙皇后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唐高祖,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助力。
玄武门事变当天,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氏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丈夫身旁,从容勉励将士,将士们十分感动。
李世民登基后立长孙氏为皇后。唐太宗十分倚重她,有时想与她商量政事,她却始终保持沉默,不插手政务。“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妇人,安敢豫闻政事?”
贞观元年七月,唐太宗准备任命长孙无忌为宰相,撇开这层关系不说,长孙无忌本身各方面能力都很强,玄武门之变又立了大功,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长孙皇后再三请求:“我已经是皇后,家族的荣耀已经达到极致,不希望的我的父兄再去掌管国政。皇上回想一下,汉代吕、霍、上官的外戚专政,这是前车之鉴。”直到长孙皇后去世后,长孙无忌才接任了宰相的位置。
有一次,唐太宗上完朝回到宫中,气愤的说:“以后我有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是哪个乡巴佬惹你生气?”
李世民:“还有谁,就是经常在朝堂上羞辱我的魏徵。”
长孙皇后:“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才有耿直的臣下,现在魏徵敢于直言,不正是证明陛下的圣明吗?”
唐太宗听完哈哈大笑。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唐太宗得了重病,将近一年没有痊愈,长孙皇后昼夜服侍。
唐太宗问她:“你为何要将毒药携带在身。”
长孙皇后:“如果皇上有什么不测,我一同来陪你作伴。”唐太宗真的被感动坏了。
这样的女子在历史上真的并不多见,上天也没有很好的眷顾她。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病逝,年仅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临终前留下四条遗言:
一是房玄龄要重用。
二是我的亲戚不要安排在显耀位置上。
三是死后精简丧事。
四是要节省劳役,严禁游猎。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再未册立过皇后。
一个女的走了,但另一个重要的女子来了,一位夺取李唐江上的人物出现。那是在一年后的公元637年,十四岁的武则天在父亲去世之后,作为功臣遗孤被唐太宗选召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文统一称武则天)。
唐朝的嫔妃等级分为九级,皇后下面设有一品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三品婕妤;正四品美人;正五品才人;正六品宝林;正七品御女;正八品采女。
唐朝嫔妃的主要来源以皇亲国戚、权门贵族为主。平常人家的子女无权、无钱,想要入宫那比上青天还难。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在长安,和其他小孩一样,只有小名没有大名,武则天是她死后大家对她的称呼。
武则天父亲武士彟是一个商人,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唐高祖李渊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武则天被诏入宫时,哭的稀里哗啦。她的母亲杨氏劝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在佳丽三千的后宫,家世、品阶都很低的武才人想要引起皇帝的注意那真是太难。当时后宫的轮岗侍寝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安排的。初一到十五:月亮越来越圆,依地位由低到高;十五、十六:皇后可以在独占皇帝两天;十六到月底:月亮由圆变缺,依地位由高到低;二十二到三十:八十一御妻只能在这九天里,九个人共同伺候皇帝一夜。
有专家统计,唐初平均三个月才可以轮一回,还不包括突发的临时情况。其实每个嫔妃都绞尽脑汁想得到皇帝的临幸,得到临幸后如果能怀上龙子,那是将改变家族的命运。
对于唐太宗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唐太宗驯马一事。
唐太宗有一匹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唐太宗听后,认为武则天有志气。
武则天很好的抓住了“狮子骢事件”靠近唐太宗,但她并未得到唐太宗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直到唐高宗李治的出现,她才逐渐的走向权力巅峰。
武则天进宫的时候,晋王李治还是个孩子。当时武则天十四岁,李治才十岁,这条感情线怎么建立起来的?史料上没有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慢慢开始了深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