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古代言情 宫闱宅斗 流放后,厨娘她带娃暴富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江淮两岸
作者:爱吃小米椒本章字数:2097更新时间:2024-03-18 21:11:46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

皇帝再度坐在龙椅上,看着江淮两省不断递交上来的奏折,还有京城内外逐渐增多的灾民。前些日子连战连结平定草原的喜悦也是彻底褪去。

“江淮两岸的防汛堤,那可是耗费了朝廷差不多两千万两白银修筑的,但现在你们却告诉朕防汛堤,根本一点作用都没有起到?”

皇帝的语气有些冰冷,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文武百官。

在场的文武百官都低着头,不敢与皇帝对视。他们知道,这次江淮两岸的洪涝灾害,确实是朝廷的一次重大失误。那两千万两白银修筑的防汛堤,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大量灾民流离失所,这对于朝廷的威信和民心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臣等有罪,请皇上降罪。”一位官员站出来,颤声说道。他是负责修筑防汛堤的官员之一,此时自知罪责难逃,只能主动请罪。

皇帝冷哼一声,说道:“降罪?现在降罪于你们,又有何用?朕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追究责任。你们谁能告诉朕,现在应该如何应对这次灾害?”

众官员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敢言。他们都知道,这次灾害的严重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谈何容易?

就在这时,司韶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臣有一计,或许可以缓解当前的困境。”

“哦?侯爷有何妙计,快快说来。”皇帝看到司韶站出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他知道司韶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如果他能够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司韶沉声说道:“皇上,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粮食和住所。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调集周边的粮食资源,另一方面则动员京城周边的百姓和商行,共同为灾民提供住所和食物。”

皇帝听了司韶的话,微微点头说道:“侯爷所言有理。那依侯爷之见,应该如何调集周边的粮食资源呢?”

“启禀皇上,臣已经和苏浅商行商议过,他们愿意出手相助,提供一部分粮食给灾民。”司韶说道,“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周边的州府发出号召,让他们也参与到救灾行动中来。”

皇帝闻言大喜过望,连声说道:“好!好!侯爷此举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啊!那就依侯爷所言,立即调集粮食和动员百姓救灾吧!”

“调集粮食,我已经让苏浅的商行去做了,当务之急,是要派人前去江淮两岸调查当年修筑防河堤的时候,到底有多少官员贪污其中,同时还要去修筑新的防河堤,以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

司韶语气平静,却是提出了一个在场文武百官都不愿意听见的事情。

在场的大臣们听到司韶的这番话后,都是心头一震。他们知道,这次洪涝灾害暴露出了江淮两岸防汛堤的巨大问题,而这个问题势必会追究到当年修筑防汛堤时的贪污腐败。这样一来,不知道会有多少官员会被牵连其中,丢官去职甚至身家性命难保。

一时间,朝堂之上一片寂静,无人敢出声。皇帝也沉默了片刻,然后才缓缓地说道:“侯爷所言极是。这次洪涝灾害,暴露出了我们朝廷在治理上的巨大弊端。修筑防汛堤,本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却被一些贪官污吏当成了中饱私囊的机会。这种事情,绝对不能姑息!”

说着,皇帝扫视了一眼在场的文武百官,语气严厉地说道:“朕决定,立即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江淮两岸调查此事。一旦发现有人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无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同时,朕也会下旨让工部重新修筑防汛堤,务必保证工程质量,绝不能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听到皇帝的决定,大臣们都是噤若寒蝉。他们知道这次朝廷是动真格了,一旦调查出问题来,必然会有大批官员受到牵连。而工部负责修筑防汛堤的官员更是感到如坐针毡,他们心中清楚自己在修筑防汛堤时收了多少好处费,如今这些事情一旦被查出来,那他们可就真的完了。

就在这时,司韶又站出来说道:“皇上圣明。臣还有一事要奏。”

“侯爷请讲。”皇帝看着司韶说道。

“启禀皇上,江淮两岸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虽然朝廷已经调集了粮食和物资运往灾区前线,但这些物资要想全部运到灾区还需要一段时间。臣担心在这段时间里灾区的百姓会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冻死。所以臣斗胆请皇上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司韶拱手说道。

皇帝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开仓放粮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灾区的困境但也会对朝廷的粮库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将来发生战争或者其他灾害朝廷的粮库就会捉襟见肘。但考虑到当前灾区的严峻形势皇帝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就依侯爷所言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吧!”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都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次洪涝灾害对朝廷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但好在有司韶这样的能臣干将出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只要朝廷能够顺利利渡过这次难关那么未来必然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在等待着他们。

接下来的日子里朝廷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一方面派遣钦差大臣前往江淮两岸调查贪污腐败的问题另一方面则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始重新修筑防汛堤。同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也使得灾区的形势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苏浅商行也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不仅调集了大量的粮食运往灾区前线还组织了多支志愿队伍前往灾区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在苏浅和司韶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灾区的形势逐渐得到了好转和控制。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五皇子等人却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他们看到朝廷在江淮两岸的行动如此迅速果断心中不由得感到一阵惊慌。

他们知道一旦朝廷彻底解决了江淮两岸的问题,那么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会受到严重地削弱。

这是他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