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
小渔被阿囡和大牛从睡梦中唤醒。
再次勉强喝下阿囡递过的黍米干菜糊后,就由大牛搀扶着走出了小屋,向清风镇出发。
走出小屋,吹来的风寒彻入骨,让小渔浑身紧缩。可温暖的阳光照射得小渔眼睛微眯,鼻子发痒,只想打喷嚏。
小渔这才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左右两边披满白雪的大山蜿蜒纵向延伸,在这里形成数十平方公里的环抱盆地,随即由宽变窄,最终形成深深峡谷指向远方。
就在盆地里几个起伏不大的雪坡上,矗立着一座由稀稀拉拉七八户土屋构成的村落。
村落旁,一条弯曲的冰带围绕着,顺着山势延伸向远处的峡谷。
看样子,冰带应是一条水势平缓的小河。
而阿囡和大牛的家就距小渔的小屋不足二十米处。除了屋顶、墙壁尚健全外,其光景比小渔所在的那个土屋强不了多少。
“这就是我们桃花村,一共十数户人家。”阿囡在一旁对小渔说。
“其实就只余九户了,好几户都搬走了。你住的那户人家早就离开多年了。”大牛补充道。
“你父母呢?我这几天有劳两位照顾,还要陪我远行,我理应去你家拜会,表达谢意!”小渔转头对二人行了一个不标准的抱拳礼道。
“嘻嘻,我家就我们两人!”阿囡一旁笑道。
“呃,我不知道二位父母已故,对不起,让你们伤心了。”小渔以为二人父母不在了,赶紧赔礼道歉。
“哎呀,大哥哥不要乱讲啦,我阿母只是去寻找阿爹至今未归罢了,他们可是活得好好的。”
看着大牛脸色开始有些发寒,阿囡赶紧解释。
小渔一脸尴尬。于是装着低头赶路,三人一路好长时间不再多言。
积雪的山路不甚好走。何况小渔身上还有伤。
在大牛半拖半拽地搀扶中,他勉强跟上二人的步伐。
奇怪的是,经过一晚,他的伤明显有了好转。
伤口处,一阵阵舒痒,好似正在愈合。只是炎症并未消除,身上还有低烧,此时赶路甚急,额头上布满密密的汗珠。
行至峡谷中段一半山道处。
“当时我们是从这里把你救回去的。”大牛突然指着山道旁一处雪窝空地说。
小渔心中一惊,急步走到空地处查探。
可雪地皑皑,空空荡荡的什么也没留下。
“奇怪,当时这里四处都躺满了尸体,现在怎么什么都没留下。我记得就是这里啊。”大牛迟疑地打量着四周。
阿囡有些害怕地靠近了小渔。
小渔停下搜索,仔细琢磨。
“别害怕,应该是边军发现我失踪过来查探,发现死去的兄弟遗体,带回埋葬了吧。”小渔拍了拍因害怕而攥紧他胳膊的小囡,猜测道。
既然那个蒙面刺客当时无心杀他,断不会再次回头收拾现场,一切只能说明遇袭后有人搜救过他。
“咴——”突然远处一声马嘶。
紧接着在山道弯处跑过来一匹浑身雪白的马儿。
它朝着小渔直冲而来,就在即将撞至小渔身体时一个急停后仰,前腿高悬,“咴—”又是一声长鸣。
大牛紧张地前跨一步,顺手从旁边操起一段枯枝,横挡在小渔身前。
“别怕。它不会伤我。”小渔拍了拍挡在身前的大牛说。
大牛迟疑地望着不停围着小渔打转儿,还不时用头蹭着小渔手掌的白马,慢慢地放下手中的枯枝站在了一旁。
“嘿,你认识我?”小渔摸着白马的头问。
白马晃开小渔抚在头上的手,凑近他的胸口,用鼻子嗅了嗅,突然打了个响鼻,伸出舌头舔舐着小渔的脸。
白马腥味刺鼻的涎水弄得小渔满脸都是。
“呃,好了好了。老子不习惯这么亲热。”小渔嫌弃地把马头推开。
“小白。恩,你就叫小白了。”小渔知道它一定是南宫瑜丢失的坐骑,但不知它原来的名字,于是顺口就给它叫了这名字。
“咴儿、咴儿”白马居然有些嫌弃地后退一步,喷着响鼻。两只琉璃般的大眼睛无辜地望着小渔。
“嘻嘻大哥哥受伤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小白不要生大哥哥的气,阿囡给你喂好吃的。”此时阿囡来到白马边帮小渔解释说。
“大哥哥,我想骑马。”阿囡一脸期待地望向小白。
“不要胡闹,小心摔着。”大牛紧张上前阻止。
“没关系,我可带着她一起骑,摔不着。”小渔抚摸着阿囡的头笑着对大牛说。
大牛看了看小渔再看了看一脸乞求的阿囡,就不再作声。
小渔来到小白身边,准备先上马。
此时小白身上虽有马鞍,但这个时代却无马镫。别说身上有伤,就算以健全的身手,小渔想要轻易爬上马背都不容易。
最后在小渔连哄带骗地乞求下,小白鄙视地打着响鼻,才不情不愿地伏下了马身,终让小渔阿囡爬上马背。
本意小渔是希望三人同骑的。
因大牛执意不肯,说不骑马也能跟上这才作罢。
阿囡坐在小渔身前,被小渔紧紧环抱护住,大牛在前牵马沿山路疾行。
说也奇怪,现代社会中从未骑过马的小渔,在经历过一段崎岖的山路牵行后,居然逐渐掌握了骑马的规律,甚至路途中让大牛放开缰绳,由他独自带着阿囡在山道上慢慢骑行直至奔跑。小渔不太熟练的马术,一路惹得阿囡惊叫连连、赞声不断。
大牛气喘吁吁地跟在小白后面,奔跑中还不停地大声嘱咐着。
放开全力奔跑的大牛,此时完全展现出超乎寻常山村野娃的惊人耐力和速度……
有了小白和大牛的脚力加持。
一路嬉笑怒骂中,不知不觉冬日渐斜、山道尽缓。
走出最后的隘口,小渔放慢马速,从马背上遥望,前方一片开阔雪原豁然入眼,一座孤零零的小镇静静地掩卧在雪地中。
三人慢慢走进小镇。
只见小镇铺满厚雪的街边,坐落着数十户房屋。房屋多是泥石混筑,墙体干裂,缝隙间枯草丛生。屋顶被雪覆盖的茅草,稀疏衰败,屋檐下垂落着如剑如钟乳石般的冰凌。
整个小镇就只有一条笔直的街道,一眼可见尽头的街道两边此时空荡寂寥,偶见几个倾颓的摊位、倒地的腐朽木架、空中无力翻飞的破幡。
“这就是清风镇?”小渔疑惑地询问马下的大牛。
“对,这就是清风镇。”大牛用力地点了点头。
“怎么没有人啊?”小渔问道。
“现在是冬天啊,大家都躲在家里猫冬,大冷的天谁还会出门啊。嘻嘻大哥哥真笨。”阿囡从马背上回头对着小渔皱了皱因风吹红的小鼻子,两条鼻涕如冰凌般晶莹剔透傲娇地悬挂在鼻翼下。
小渔伸手帮阿囡擤掉鼻涕,有些担心地对着大牛问道。
“那这里有郎中吗?”
“有一个阿爷会看病。以前我们村里人病了,就是来镇上找这位阿爷看好的。”大牛指了指前面街道尽头说。
听说有郎中,小渔也就放下心来。随着大牛的牵引来到街道尽头的一座破屋前。
“文阿爷在家吗?有人要治病。”
大牛一边搀扶着小渔下马一边对着木门大声叫喊着。小渔在一旁帮着大牛抱下阿囡。
“谁呀?”吱呀—-
木门缓缓从内拉开。
一个肤色黑红,发须灰白,身穿破旧长褛冬衣,半披着老羊皮袄,年约六旬的老人出现在门口,正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三人。
“文阿爷,我是桃花村的大牛啊,你不认得我了。三年前我带我阿母过来找您老看过病。”大牛赶忙跑到门前对着老人深深弯腰行礼道。
“哦,是大牛啊。”老人似乎并没想起大牛是谁,明显在敷衍回道。
“大冷天的,谁病了?什么病啊?”老人将头转向小渔和阿囡。
“文阿爷,没人生病,就是我受伤了,请您老人家帮我治治伤。”小渔赶前一步对着老人抱拳施礼道。
“哦?受伤了?别站在外面了,随老夫进屋吧。”老人转身招呼三人进了里屋。
屋子不大,屋里只有一桌一榻一木柜,榻上铺着厚厚一层茅草和被褥,虽然破旧,看上却甚整洁。令人吃惊的是,在残缺的木桌面上还摆设着笔墨及散落的竹简。
“看来这个文阿爷还是个文化人。”
小渔心想。
走进小屋,小渔还惊奇地发现,简陋的小屋里居然一点也不冷,空气里隐隐还有阵阵热气传来。
不一会儿,他居然觉得身上热得快要出汗了。
回头看去,大牛和阿囡也是如此。此时三人的脸上也热得满脸红晕。
看出三人的惊诧,文阿爷呵呵一笑,说:“老夫烧了木炭。天太冷了,年龄大了受不了冻。”
说着招呼三人在屋中的火塘前盘膝坐下。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在火塘中挑了挑。只见火塘一阵噼里啪啦,火星四溅,一股热浪向三人袭来。
“咳咳咳”。浓郁的炭烟引起文阿爷和三人剧烈咳嗽。
“文阿爷。在屋里烧炭可要小心中毒啊。”看看四周紧闭的门窗,小渔忍不住开口提醒。
“哦?小郎君居然知道木炭有毒?”文阿爷惊讶地回头看着小渔。
虽说小渔是个学渣。但基本的化学常识还是知道,炭火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在这封闭的空间里很容易让人中毒而亡。
小渔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居然会有木炭。
也别怪他不知,其实木炭在远古时期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的人类就会使用木炭用于生活和生产。如历史上古人的青铜器和铁器就是用木炭冶炼而成的。
“老夫老迈无力。幸受边军铁匠匠作老冯的接济,隔日送来些木炭,方得使老夫过得寒冬,残喘余生。”
“所幸,老夫每日只烧一炉,以求少点伤害罢了。”文阿爷无奈地摇头说道。
“嗯,文阿爷,其实烧木炭也没那么可怕。只要您把门窗不要封闭得那么严实,稍稍漏出一些空隙出来,让屋内保持空气的流通就可以了。这样就不会有太大的危险。”小渔耐心地对文阿爷说道。
此时他想起曾经看过网络小说里的情节。想着是不是可以把铁火炉、热炕啊什么的制作出来送给文阿爷了。
“这样吧,等我伤口不太疼了,我给您制作一个火炉吧。这样您就再也不用担心中毒了。”小渔信誓旦旦地对文阿爷说。
“呵呵,那我先谢过小郎君了。来让老夫先看看伤口。”文阿爷被小渔的诚恳感动了。
叫小渔侧过身去让文阿爷查看伤处。
“小郎君这是遇到贼寇了吧?”看着深可见骨的刀伤,文阿爷一阵疑惑。
说实话。在这个时节,遇上贼寇的概率还真是不大。毕竟这里地广人稀,财粮匮缺,哪个贼寇也不会来这里晃悠。小郎君定是被仇家所伤无疑。
以他多年的阅历,老爷子也只是把真正的疑虑藏在心中,不会说出来。
“不过伤口恢复尚可,待老夫为小郎君涂换些刀伤药,休息月余,伤情应有好转。”文阿爷转身去木柜里取来一包药粉。
“不过,小郎君伤口多处溃烂,毒火攻心,低热不断。老夫需为小郎君用药水洗涤伤口重新上药才是,届时会有些痛楚,小郎君可受得?”文阿爷看着小渔问道。
小渔看了看已经蜷伏在火塘边熟睡了的阿囡和对着火塘暗自发呆的大牛。咬咬牙说:
“我忍得住。不过文阿爷你这里有针线吗?”
“你要缝补衣物吗?哦,我这里有。”文阿爷转身从木榻的被褥下拿过针包取出针线递给小渔,随即从墙角拿出一个陶罐,叫醒大牛出门外装满一罐雪水进来。
文阿爷把陶罐煨在火塘边,见罐中雪慢慢融化后,把药包里的一些粉末倒进罐中,然后用一柄木勺在罐中轻轻搅拌。
一会儿,眼看着陶罐雪水开始冒出热气,屋里顿时弥漫着浓郁的草药味。
文阿爷让小渔脱掉上衣,在被褥上撕下一块布,在陶罐里沾上了药水一点一点地开始为小渔擦洗伤口。
“靠—-”小渔连连的惨叫声,惊醒了熟睡的阿囡。
“大哥哥不疼,不疼哦。呼呼”。阿囡心疼地靠近小渔,一边用嘴轻轻地对着他的伤口吹气,一边用小手轻轻地帮小渔拭去头上因疼痛掉落的汗珠。
文阿爷怜爱地看着小渔的糗样及阿囡心疼的模样,不禁哑然失笑。
终于清洗完伤口上那些黑红的草灰,露出了红白相间的肌肉组织。看着裂开的伤口,文阿爷正欲为其敷上伤药。
“等一等。”小渔赶紧阻止文阿爷。
“先把伤口缝上,这样伤口就不容易再裂开了,而且闭合更快。”小渔说。
文阿爷吃惊地望向小渔。
“缝伤口?你疯了?伤口又不是衣物,哪能说缝就缝的?”
“就是,文阿爷你别责怪大哥,他得了失心疯了,什么都不记得,所以才乱说的。”阿囡在一边替小渔解围道。
这就难怪,原来小郎君不但受了伤还患上了失心疯。
唉,伤好治,失心疯可就难医了。小郎君可惜了。
文阿爷一下心里释然。忙向小渔说道:
“小郎君有所不知,刀伤不同衣物,以药敷之,辅以静养,月余自可痊愈。无需缝合。”
“放心吧文阿爷,我心里有数的。您就按我说的做吧。”小渔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好强行要求文阿爷帮他缝合。
“这、这、这。”文阿爷在小渔的再三乞求下也无话可说,只好答应亲手帮他缝合。
于是,小渔拿出针线,指挥着文阿爷把针在炭火中烧红消毒。待针稍冷却后穿上线开始缝合。
看着针线一丝一丝地从小渔的伤口皮肤中穿梭、束紧,阿囡和大牛吃惊地张开大口不敢出声。
可怜的文阿爷,活到这个年纪第一次拿起针线在人的皮肤上干绣花活儿,虽然兼任小镇郎中,亦救治过不少伤患,但如此治伤方式此生仅见。
文阿爷的头上爬满豆大的汗珠,良久方才完成缝合。
或许是文阿爷的草药里含有麻药的成分,本以为会非常疼痛的缝合过程,却让小渔只感到些许刺痛和麻木。低头看着密密的针脚,伤口已被缝合得整整齐齐。
看来文阿爷的针线活儿确实不错,具有一个优秀外科大夫的潜力。
小渔慢慢张开左臂,试了试伤口的缝合度,感觉松紧很自然,应该不会轻易裂开了。于是穿上衣服向文阿爷致谢。
文阿爷正欲追问伤口缝合究竟有何益处时,突然,门外响起一阵由远而近的马蹄声。
不一会儿就有人在门外大声呼唤:“文老先生在家吗?老冯来看您了。”
听闻来人,文阿爷连忙起身开门相迎。
寒风从门外吹卷进入屋内,让炙热的小屋多了一些凉意。
只见门外走进两人。一个肤色黝黑,满脸胡须,身材魁梧的大汉引领着一位面上白净无须,身穿华服,披着白色斗篷的中年人踏入屋内。
“哎呀,原来文老先生家中有客,老冯多有叨扰,恕罪,恕罪。”老冯看着屋里的三人,转头对着文阿爷拱手道。
“无妨无妨,这三位是来求医的。何谈叨扰,老冯见外了。”文阿爷连忙还礼道。
“哈哈,来,老冯给您介绍一位贵人。”老冯转身向旁边的中年人弯身虚引道。
“这位是南宫大将军府上的管事墨虞,墨先生。这位就是清风镇的神医文老先生”
“神医不敢当,不敢当。只是小技尔。清风镇文仲夏见过墨先生。”一听是南宫将军府来人,文老爷子立刻神色肃穆,恭恭敬敬地上前深深行礼。
墨虞上前一步,扶住文阿爷,正欲还礼。
突然眼光一瞥,发现了正在转头穿衣的小渔,不禁失声大叫:
“三公子,你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