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一直在想着怎么快速的拉平自己和其他势力的差距,这件事自他战败丢了建武之后便一直在想。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还算是一只流军,身上带的干粮不够他想太多,如果不能快速拿下补给拿下地盘,那也没得混了。虽说作为禁军,纪律还是很严明的,而且意志也算坚韧,可惜这一切都是在有希望的前提下,如果真的饿疯了谁还管你是不是老大,逃了都算小事,如果一不留神来个兵变,他也玩不下去了。
索性他赌了一把大的,凭着自己太子的身份为底注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仅有了地盘还有了大批物资,但是说到底也就那么回事。
王平能拿得出这么多东西,说明他还有更大的底气!
一个西边的国公便能有此底气,那么其他势力呢?那些尚且还是统一的王国教国部落呢?他们要是进逼赵国,他能拿什么抵抗?
而当他想透了之后,便又想起了那个问题。
该怎么快速发展?
都说背靠大树好着凉,世界发展的本质还是没有区别的,基础好的平稳发展便能够收获旁人拼死拼活也无法收拢的资源。
无论是哪个世界都是如此。
就像前世一样,他还记得那无可避免的天灾—该说是人祸?当资本这东西扩散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的那一刻,其实一件事已经无法避免。
穷者愈穷,富者衡富!
这也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情,毕竟当一切基本上都可以物化的那个时代,作为等价物而存在的东西—钱,真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人的一生。而当整个人类社会都认可它的作用,那么由此诞生的一些东西便会造成伤害。
大家都是挣钱的,但是就是有的人挣的比你多,尽管这些人很少。
久而久之差异化便形成了,而这,也就是霍乱的根源。
不能说许多地方看出来了这个趋势,并且尽力的去弥补。例如不断的调高最低者的收入下限—许多地方其实他们最低标准足够一个人日常所需,省一点完全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这也仅仅是保持最低标准,不出乱子即可。
毕竟当那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之时,世界的基调也就那样了。
人类也是认可强者法则的,制定标准的不就是那些强者吗?那么强者可能会给自己带上镣铐吗?显然不可能…
那么在大部分的干扰之下,这拉低最低标准的事儿其实也不算什么,微末小民过得好一点,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区别—毕竟是俩个世界的人。只要不去更过分的要求他们自绝门户,那么什么措施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大家狂欢的狂欢吧。
到了他们那个程度,躺着就有资源不断的进入手中,这件事,确是事实。
如果微末小民没有什么办法一跃进入这个阶级,那么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明明感觉到自己生活的还好,可是自己确确实实是个穷鬼。
阶级固化的那一刻,除非大能出手破了这禁锢,不然的话,这个世界便会只会在最为优渥的那20%人中进行新一轮的角逐,形成新的剥削阶级。
这结论,放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如果他只能靠着这一座城按部就班的发展,等待他的基本上就是被那些国度越拉越远,直到对方成长为了参天巨树,而他可能还是个小树苗。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他也是时候回家老老实实的种田了—那还能保住一条命。
不过他显然不可能做这种事,毕竟不拼一拼,不搏一搏,那他来走这一遭是干嘛的?玩呢!
富贵险中求!
虽然现在整片大陆还算平静,但是他却明白这只是短暂的宁静,之后而来的,必然是暴风雨!
而为了能够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做出一艘巨舰,获得角逐星辰大海的门票。思来想去,他终于是做了一个决定。
“老子要开商路!”
……
这个世界整体上来说还颇为原始。
秦安了解到许多地方都还保留着一些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
绝大部分国家成员的组成包括士,这部分有贵族和统治者组成,看似是剥削阶级—实际上也是。但是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他们享受着子民的供奉的同时,也承担着保护子民的责任。日常里可能他们会贪婪的想着子民家里的大钱,暗搓搓的想办法怎么合理的从他们手里抠出来。但是一旦子民遇到了生命危险—无论是别国的侵略还是野兽的侵袭,他们都会拿起武器来站在战斗的第一线。
还有一部分组成,那便是平民。这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农民,耕作生产以养活一家人,然后在交上一部分税,活下去就够了,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好想的。
还有一部分便是各种技能人才,各种工匠,还有驯兽师之类的都在内。这部分人大部分都是被贵族或者统治者养着的,他们吃着半官方的饭,为主子做事,倒也挺好的。极少数是因为年龄原因而退回家自给自足或者换取一些生活用品,比如老木匠回家之后便靠着一手制作工具的本事,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看似各司其职,但是秦安却知道这里面少了在前世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的一类人。
商人!
一开始除了南边的梁国因为地区偏僻,种粮食不易,而迫不得已去其他国家用经济作物—茶叶或者其他等等来换取粮食和麻布,久而久之发展出来的成熟的商业运输业文化以外,整片大陆竟然都找不到几个国家有那种成熟的商业文化!
后来还是赵国某一任的国君比较开明,选择广开商路,才让梁国显得不那么孤单。但是秦安他太爷也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来分润老贵族的利益,让他们不要死盯着老秦家,而老贵族也知道不能逼的太过,也知趣的收下了这份算是和平协议的东西,仅此而已。
说到底,他们从上到下对于商人的态度还是无所谓。如果说要让他们对此倾斜太多的资源,加大更多的关注度,那铁定是不可能的。
就拿秦安入了应天府来说,他路上确实看见了许许多多的商人,基本上都是梁国和赵国境内的。但是王平却丝毫没有太过在乎他们,当他吹嘘应天府富足的时候,更多的也只是拿税收说事。
看,我应天府今年税收那是比建武都多,牛不牛逼?当然这话是传不到秦安他老子耳朵里的,毕竟王平有能耐作死,他副手还是脑子正常的。
不过这也给秦安提了个醒,正因为没有多少人看重这一块,他才大有所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