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现代言情 都市重生 重生七零锦鲤全家是大佬
第二十八章李家饭庄开业
作者:韵颜本章字数:3115更新时间:2022-08-21 06:00:01

八一年五月初,蔡小菊从熟人那里得到内部消息,说市里准备改造百货大楼后面的小街,建造商铺,开办L市美食一条街。她寻思美食街建成后,流动摊位肯定要被取缔,租买商铺势在必行,这就意味着经营成本增加,利润降低。而且随着各类美食的入驻,李家三皮一线的优势将会逐渐减弱,要想确保当前收入,甚至有所增长,只有丰富经营品种,扩大经营规模,把小吃摊变成饭庄。

通过一年多的观察,蔡小菊悟出饭店也好,摊位也罢,要想长远发展,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经营本地传统美食,她绝对不是那些老字号的对手。唯有引进外地美食,或许有望搏出一番天地。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家人。祝秀兰建议她学习鲁菜,老爷子建议她学习粤菜,李仲书建议她学习淮扬菜。这些菜系都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招牌菜。应该说,无论学习哪一种,只要学精通了,都不愁赚不到钱。可要学精通,至少得三年五载,蔡小菊有些犹豫。

“知母莫若女”。洞察了蔡小菊心思的李云,思索再三,向蔡小菊推荐了S省。S省的火锅在后世风靡全国,经久不衰;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吃及家常菜因麻辣鲜香,亦为吃货们所青睐。L市是北方城市,人们口味普遍偏重,极易接受S省菜系的改良版,后世这一菜系的餐馆遍及L市的大街小巷。

老爷子听了李云从学习周期、学习难度及食客群众基础几方面分析地头头是道,不由频频点头。祝秀兰、李仲书和蔡小菊也觉得可行。

定下了学习的方向,蔡小菊找到王支书的媳妇董大妮,提出将摊位转给她经营,支书一家人听了喜出望外,当即支付了转让费,和蔡小菊签订了协议,成为李记三皮一线的加盟商。

拿着这笔转让费,蔡小菊收拾了行囊,独自踏上了学习之路。在火车上,听南来北往的乘客们聊天,她获得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再次开阔了眼界,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了新的判断。

到达S省后,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历时近五个月,走遍了全省,尝尽了各色小吃,结交了不少生意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经过比较,最终选择学习了其中的十种包括火锅在内的美食。又反复实践,针对L市人们的饮食习惯,进行了改良。

国庆节前夕,蔡小菊从S省学成归来。得知商铺刚刚盖好,来不及回家,立刻就奔赴管理处,询问招商事宜。从办事人员那儿,蔡小菊了解到,小街的商铺有一层的还有两层的,既可以售卖,又可以出租,是租是买,买多大面积的,她一时拿不定主意,决定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

这时候,李仲书早已经从外地接车回来。那时候,驾照还没有现在分的这么详细。李仲书他们一行在客车厂接受了一周的培训之后,便开着客车从H省一路开回来。之后又往返数次,总共接了一百辆客车。因为接车的人员当中,就数李仲书的车技最为娴熟,所以公司就指派他负责培训客车驾驶员。

蔡小菊到了家,去厢房里放下包,就快步走到正屋中间兼具会客室和餐厅的房内。因为是周日全家人都在。待她把自己的打探的情况说明,客厅里一阵沉默。

老爷子的想法,当然是直接买下两层的商铺。百货大楼那边的位置将来肯定寸土寸金,不把握住机会,以后想买都买不到。

老太太想的是,作坊的事已让她提心吊胆,这要是再买了两层楼的商户,肯定得找人帮忙,雇佣人多了,会不会再犯错误?

李仲书盘算的是,买下两层楼的商户需要多少钱,家里的钱是否够?

蔡小菊心里也是倾向直接买下两层的商户,但她盘算了一下,如果一下子付清全款的话,家里这两年挣的钱也就要被掏得差不多了。万一饭庄生意不好的话,就又要恢复到刚搬来市郊时的日子了。这两年家庭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大人、孩子们的衣服鞋子都是在商量里买的,伙食也得到明显改善。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到了那一步,孩子们能适应吗,婆婆和丈夫会不会埋怨自己?

李云很清楚,一直到她重生,小街几经改造,生意一直都很红火。这个商铺绝对值得投资。

李娇、李墨、李莹、李慧四人,看到大人们都陷入了沉默,忙停止了叽叽喳喳的讨论。

李娇仗着胆子问:“妈妈,开饭庄需要多少钱啊?不够的话,我这儿有,你和奶奶这两年给我的零花钱,还有过年挣的压岁钱,我都留着呢”。李墨、李莹、李慧三人也随声附和。

看到孩子们都这么懂事,蔡小菊倍感欣慰,忙伸手拥抱住他们几个,柔声说:“家里的钱够买两层商户的,妈妈只是担心积蓄都拿出来,万一做生意赔了,没钱给你们买洗衣服新鞋子,你们还得像以前一样穿妈妈做的衣服”。

李莹忙替妈妈擦去眼角的泪花,乖巧地说:“这两年我们做了那么多新衣服,我和两个妹妹,可以像以前一样小的拾大的衣服穿,妈妈只需要给哥哥、姐姐,还有弟弟做洗衣服就可以了”。

李娇和李墨也撒娇说:“我们最喜欢穿妈妈做的衣服鞋子了,柔软舒适”。

李云笑着说:“没有那么夸张吧。就算饭庄生意赔了,我们不是还有三皮一线作坊的批发生意吗?再说了,生意黄了,还有铺子在,租出去也是钱啊。”

祝秀兰赶紧说:“我们还参与了村里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实验,到时候村里挣了钱也是会有分红的”。

老爷子鼓励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菊,你拿出楚霸王破釜沉舟的勇气,好好干,没有不成的”。

李仲书也走上前,豪迈地说:“怕什么,最差也不过是和咱们家做生意前一样,在哪儿跌倒,在哪儿爬起来,重新再来就是了。”

就连小李言,都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加油!”

受到家人的鼓励,蔡小菊抛下了思想包袱,交了购买商铺的钱款后,立马全身心投入到饭店的装修和员工的培训上。

按照规划,商铺一楼早晚售卖各种小吃,二楼售卖米饭面条炒菜什么的。

在装修上,朱老爷子、李娇、李云都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朱老爷子讲究实用,李娇对色彩的把握,非常准确,李云的的点子让人觉得新奇。一个多月时间装修完毕,来参观的人都赞不绝口。

根据李云和老爷子的建议,除了招收了四个服务员负责迎宾和传菜以外,蔡小菊还招收了一个厨师,四个帮厨,两个刷碗工,还有两个打杂的负责收拾桌子和大厅楼道卫生。厨师是市国营饭店退休的大厨,负责二楼饭菜的烹饪,蔡小菊负责一楼小吃的制作。另外还找了教李仲书修车的金师傅家女儿负责收银记账。

蔡小菊把从S省学来的管理经验,结合了自己这边的情况,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试营业了几天,赶在八二年元旦前夕,李家饭庄开业了。

开业这一天,饭庄不仅搞起了打折促销,还推出了抽奖活动,再加上有之前卖三皮一线的基础,开业第一天就生意火爆。

食客们品尝着蔡小菊制作的以前没有见过的各色小吃,觉得新鲜有趣。再试试二楼的饭菜,色香味俱佳。尤其是饭庄所用的蔬菜,更是让人惊叹。里面有不少都是N村第一批出产的反季节蔬菜,在这菜色品种单一的冬季,无疑是一大亮点。

因为和W村、N村签订了蔬菜、肉蛋等的优先长期供应协议,李记饭庄一年四季,在菜肴上都有着其他饭馆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半年时间,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饭庄。

蔡小菊趁热打铁,又推出了火锅。鲜锅、麻辣锅、菌汤锅、番茄锅、鸳鸯锅,应有尽有,蘸料按李云所说,采取自助搭配调制。火锅一经推出,立刻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前来尝鲜的人络绎不绝。到李家饭店吃火锅,一时成了L市市民的新时尚。李家饭店的服务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没办法蔡小菊只好又临时招聘了一批五六个服务员,依然无法满足食客们需求。

考虑再三,蔡小菊在距离小吃街不远的地方,另租了一家店面,开了一个分店,营火锅,同时兼营烧烤。这才缓和了李家饭店一座难求的局势。

虽然白天忙得没有一丝闲暇时间,可每天晚上回到家,蔡小菊却依然坚持文化课的学习。经过三年多的刻苦自学,34岁的蔡小菊已自学完小学和初中语文及数学的全部内容,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基础。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习了文化知识,又做生意并到外边开阔了眼界的蔡小菊,渐渐从一个几乎目不识丁的农村家庭妇女,脱胎换骨蜕变成为一位有着一定文化素养、穿着得体、精明能干的都市丽人。

捧场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