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离开0到7岁生活的小家了,正好公公也是在这个时间段里去世的,具体时间不知道,大概范围应该是我5到7岁之间,所以先给他们的一生做个回顾,当然婆婆的一生还早,婆婆很快也会跟着我们离开这里,一直活到08年还是09年的。
其实我对公公婆婆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公公,除了他每天叫我回家吃糖,骗我回家以外,我和他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流,也不可能有交流,我那时候才三五岁而已,啥也不懂,所以这些内容都是这些年妈妈偶尔跟我聊天的时候得知的,非常的碎片化,只能说是一种印象而已。
婆婆的生年我是准确知道的,1915年,也就是民国三年,属龙。但是公公我就不知道了,据说是比婆婆稍微大个几岁,那可能就是1910年至1912年之间,算是赶上清朝最后那一两年了,真的算很远古了。奇怪的事情来了,我是81年属鸡的,而我母亲是1956年生人,为什么我的公公婆婆却那么老?
你说不对,你的公公婆婆肯定是生了好多孩子,最后四十多岁生了妈妈,这种事情在那个年代很多的,家里最小的一个一般就是在父母四十岁左右出生的。但事实上,公公婆婆只有我母亲这一个孩子。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合理?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居然只有一个孩子,而且是四十岁才有的孩子,很不合理。
其实也没什么不合理,我的公公婆婆他们根本就没有亲生的孩子,我母亲是他们从乡下买来的。
为什么公公婆婆没生孩子,我就不知道了,从父母到公公婆婆没人跟我提过,也不去乱猜了,总之这就是事实,没办法。不过,他们只养育了我母亲一个孩子,反倒给母亲的童年带来了很实际的好处。
那个年代,如果家里孩子多,生活会比较困难的,因为一个孩子就是一张嘴,就要喂一个人的饭,那个年代,吃上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想想,但凡能吃得上饭,我母亲的亲生家庭还会把她卖了吗?对吧,就是因为生活太艰难了。
后来,在2010年左右,婆婆已经过世了的情况下,我母亲的亲生父母和她的亲兄弟还通过公安局找了过来,不过母亲最后并没有去认,这是很合理的。你想想,刚出生的时候就把母亲卖了,那就意味着那时候的亲情就已经断绝了,母亲跟着养父母生活,家里孩子少,就她一个人,饭也够吃,所以没吃过什么苦,这是养父母的恩情,后来母亲也照顾婆婆到96岁送走,算是报答了养父母的恩情,自己也做了奶奶,人生已经圆满,这时候再去相认亲生父母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应该的。当然我也理解那两位亲生父母的难处,但要说相认还是真没必要,给我平添些亲戚也纯属找麻烦,所以就在这里打住了,挺好。
其实,我倒希望妈妈是婆婆亲生的,婆婆可是96岁的高寿啊,多好的遗传基因,没传给我真是可惜。
所以,公公婆婆从这个角度上说,确实挺神奇的。
他们二人的身世,我并不了解,因为我母亲对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对他们的印象,只能从母亲平时只言片语的聊天中获得。公公是清朝尾声出生的人,自然也经过了整个民国时期,是人都要有工作的嘛,公公那时候也在南京附近工作,但是具体的工作不知道,只是知道公公是给他的一个亲戚做秘书、保镖之类的工作,但其实具体干的是什么并不确定,公公的亲戚好像也是国民党的一个基层官员吧,估计是个什么县长之类,所以解放后公公就成了民主党派的人士。想想也挺搞笑的,那个时代的国民党基层官员居然还要带保镖,而且用人也几乎是公开的裙带关系,果然他们最后的结局并不是意外。
公公的来历也就记得这么多了,相比之下婆婆好像就简单一点,在女子学校里读过几年书,可惜依然不认字,是个文盲。但我怎么就这么肯定婆婆肯定读过书呢?因为她会唱学堂乐歌,就是苏武流胡节不辱那首歌,我们上学的时候还学过,这首歌婆婆从我小时候唱到我长大,她就会唱这一首歌,而且除了第一句苏武流胡节不辱,后面的词她老人家都是嘟嘟囔囔,我都听不出来什么词,说明婆婆虽然上学了,但肯定没好好学习,所以还是个文盲。
婆婆跟我回忆她小的时候,还是民国时期,那时候的人很穷的,婆婆到了冬天,只能穿半截棉裤,就是棉花只能包到膝盖那里,再往下就是外面的单裤了,想想都觉得冷。
后来婆婆干过很多活儿,挑着担子沿街做小买卖之类的,也能赚钱补贴家用。从我婆婆后来的脾气来看,她绝对是个女强人类型。这一点从她的亲戚身上也能看出来,她有个侄孙女,和老公两人在南京做包工头,一到过年,夫妻两人就分头,到各个客户家里去要账,大年三十在人家门口哭,最后在南京打拼了两套房下来,我叫她表姐,后面也许会提。
婆婆和她这个侄孙女也一样,属于那种能力特别强的女人,除了不能生小孩,其实她很能挣钱持家的。
我记事的时候,婆婆会把她年轻时多年的积蓄拿给我看,那是满满一盒的袁大头,婆婆很自豪,说她死了以后这些就留给我。当然,到了最后,我还是一个没混到,因为她晚年最后那十几年,只要她老家的亲戚来看望她,她就会扔一个袁大头给老家的亲戚。
直到今天,我老婆常常为此感到可惜。总觉得那么多袁大头,现在当古董卖应该能卖不少钱吧。我倒是觉得没啥。我劝她:你想想,你挣钱是为了啥?你挣钱不就是为了花吗?本身那些袁大头就是婆婆年轻时挣的,是她的钱,她老了,花的开心,不是挺好的嘛?换成是你我,如果真的像婆婆这样快到老了,刚好把积蓄花光,还能活到96岁,那是多么的完美对不对?至于儿孙,自有儿孙的活法,就像我们现在,还至于去打那一盒袁大头的主意吗?对吧,所以说啊,什么事儿都盖不住婆婆她老人家命好,钱花了就花了,没啥可惜的。
到了现在,可能家里还剩一个两个袁大头,被母亲锁在保险柜里,也可能我记错了,其实一个都没有了,因为搬家的次数太多了,可能父母早就弄丢了,就像那时候家里有满满一桶粮票,搬个一两次家也都没了。而且我也不是很关心这个,根本不知道老妈有没有留下个把个袁大头做纪念。
公公婆婆最初是生活在南京新街口这个地方的,那里还有一些公公的亲戚住在周围,但是那些是什么亲戚我根本搞不清,也早都不在国内了。听我母亲说,婆婆曾经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曾经举报过家里的这些亲戚,结果真的从他们家里的地下室,发现了枪支弹药,还有各种金条之类的东西,听的我一愣一愣的,简直比电视剧还要牛逼,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也从侧面体现,我这婆婆是个狠人。可能这些亲戚也挺恨我婆婆的吧,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我也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谁,我是真不知道他们是谁,像我这种口无遮拦的人,但凡知道什么我都不会藏着掖着,我是真不知道,我活了四十年,母亲也就聊过一两次这些事情,我也不可能为了搞清楚他们是谁,再去跟老妈问的,没有必要,因为不重要。而且,母亲也是很小的时候和他们有过来往,好像后来没多久,这些亲戚就都搬去马来西亚、新加坡之类的地方了,人生再无交集。
后来公公婆婆家也下放到了农村,具体的位置应该是他们的老家,安徽来安县,母亲在这里上学一直上到高中,她后来还去来安看过她的老同学。
最后公公婆婆从农村回城里后,就去了栖霞这个食品公司,公公在这里工作,后来把妈妈也调了过来,也就有我在这里的生活了。
公公过世的早,上面说的就是我关于他的所有回忆,再没有多一分的回忆了,我所知道的事情已经全部写了下来了,靠这些碎片,也无法完全还原公公的身世了,只能凭借一些只言片语,了解到他大概就是那样的一个人,至于再具体的,已经无法得知了,只能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至于婆婆她老人家,后面的故事还多,因为她一直到2009年才去世,她甚至看到了我女儿的出生,是个跨世纪老人,老人家很厉害,很有趣,也很有福气,所以婆婆在这里不多说,后面还会继续的。
对了,关于这个阶段的记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那个年代,街边经常有摇拨浪鼓的货郎,挨家挨户换牙膏皮,婆婆每次都把牙膏皮给我,让我去找货郎换麦芽糖。我稍微大一点好像就没这种事了,那是换牙膏皮的最后几年,估计有些上年龄的人还能记得。
到了这里,就快和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告别了,在栖霞生活的大部分经历已经都记录了下来,虽然我是0~7岁的时候生活在那里,但是对那里的记忆却非常的清晰,家门口的小巷子,小巷子里的邻居,巷子外的荒地,还有巷子口的大马路。这条马路通向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南京市区,另一个方向是栖霞镇和栖霞寺。通向栖霞寺的方向,有一个铁轨高架,附近的人去栖霞镇上,或者去栖霞寺,都要从这个铁轨高架下面过,火车开来的时候轰隆隆的响。这个铁轨高架的侧面,是一座上,山的背后,是一条河,河流上有一个水坝,前面一期说过,当地的孩子们都喜欢趁水坝蓄水的时候去河滩上抓鱼。
至于栖霞寺,我只记得红墙,和各种石头建筑,但是那些石头建筑长什么样,我已经忘了。
就用这段流水账总结我这七年的童年吧,以上几期,就是我七年全部的记忆了。
下一期,是父亲改变家庭命运的一次努力,他要调回南京的单位了,也是惊险无比的一次机会,差一点,我就又是完全两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