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搜
纵横小说
首页 现实题材 现实百态 书籍1438023
走向社会1
作者:新作者dSN1TK本章字数:3534更新时间:2023-11-08 15:04:24

走向社会

毕业之后,同学们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七八月份正是小麦的收割季节。一到工作单位就要投入麦收工作。

那时候,联合收割机绝大多数都是牵引式的。收割机上的动力只能供收割脱粒,因此收割机自己不能行走。收割时需要用履带式拖拉机牵引才能往前行走。因此都叫它为被动式康拜英。

这种收割机,在进农田收割小麦之前,必须在麦田四周人工割出一条二米宽左右的跑道,拖拉机才能牵引着收割机进入麦田收割小麦。这样一来,人工收割的面积也不少,工作量也是很大的。

农场的干部职工早晨三四点钟起床,趁天气还比较凉爽的时间,下地收割麦子。到中午天气炎热时回家午休。下午三四点钟之后再下地干活。整个麦收季节,工作都很紧张。

收割机收割麦子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保养维修之外都要工作。机手分成两班,每班工作时间都在十小时以上,连饭都要送到田头。一个季度下来,无论农业工人还是机械师父都忙得脱了一层皮似的。

农场里的技术人员,有时要协调收割机的工作,有时要指导人工收割跑道的工作,与工人兄弟同甘共苦,也是十分忙碌。

为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收割进度。各连队都会组织各种各样的割麦竞赛活动。优胜者可以挣上一面小红旗,奖励一个大西瓜。全连的男女职工,全部踊跃参加。都想挣上那面小红旗,抱走那个吸引人的大西瓜。比赛场面很是热闹。

人工收割的麦子,要用车子运到场园。如果是马车运输。一辆马车有一位车把式,三四位装车工。马车到麦田后,马车上留下一个人负责码麦捆装车,另外三个人在地上用叉子将麦捆不断地扔到车上。当马车装到二米多高时,装车的人要压好麦捆然后用绳子捆绑好。地面上的三个人手拉手沿着绳子爬到麦垛上面。车把式就赶着装满麦捆的马车,运到场园,松开绳子。麦垛上面的四个人用叉子往麦场中卸麦捆。麦场中有人会将卸下的麦捆堆成麦垛。

用胶轮车拉运麦捆时往往要安排六个人跟车。其中二个人在车斗里码麦捆装车,四个人在下面往车斗里挑麦捆。也是码到二米多高后才压顶捆好绳子运往麦场的。

人工收割的麦子全部运到麦场之后,收割机才会拖到麦场脱粒。收割机手负责收割机的脱粒工作,连队要安排一个班的人员喂麦子。先用镰刀将麦捆砍散,再将弄散的麦子喂入收割机中脱粒。脱过粒的麦草又要叉到一边堆成麦草垛。每天二班倒工作还是很辛苦的,灰尘也很大。每次休息的时候鼻子中都能挖出一团灰尘。

通常总要二三十天才能完成麦收的全部工作﹣﹣收割、脱粒、晒干送进仓库贮存。秋天,玉米成熟后,农场工人就要忙着收获玉米。棉花吐絮之后又要採摘棉花。

收玉米时,每人背上一个筐,把收获的玉米棒子装到背筐里。背筐装满之后背到一个比较集中的地方堆成一堆一堆的玉米捧子小堆。

一块地的玉米收完后,砍玉米杆子,玉米杆子砍倒后,一堆一堆的玉半棒子就看得清清楚楚。这时车把式赶上马车、带上二三个人到玉米地中拉运玉米捧子。等到地中的玉米捧子装运完毕,连队就安排人员用玉半脱粒机脱粒,晒干扬净入库。

採摘棉花时,每人胸前挂着一个布袋,背上背着一个背筐。到棉花地后,放下背筐,双手不停地採摘已吐絮的雪白的棉花。边採摘,边往胸前的布袋中装,待胸前的布袋装满之后就将布袋中的棉花转移到背筐之中,如此反复经过半天的辛勤劳动,雪白的棉花已经装满背筐。大家就背上装满棉花的筐子到场园过称后堆成很高的棉花垛。场园内严禁烟火,有专人负责值班。直到籽棉全部压成皮棉,成捆打包用汽车运到棉纺厂后才算完成棉花的收获任务。

榨出的棉籽,可以运到榨油厂榨油。在物资并不富足的年代,棉籽油也是香饽饽,炒菜时多放一点棉籽油,炒出来的菜确实比放油少的好吃。

冬季是挖排渠修水利的季节。内陆地区天气干旱,土地含盐量较高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排盐降低土壤的含盐量。因此在设计农田时,每个条田都需要修一条灌水渠和一条用于排水的排水渠。按渠道的等级分为农排,斗排、支排,干排和总干排。

条田边上挖的排水渠叫农排,把几个农排联在一起的排水渠叫斗排,把斗排联在一起的排水渠叫支排,再把支排联在一起的排水渠就叫干排。如果需要把干排也联在一起那就是总干排。

农排较小也较浅,一般一米二三十厘米深,不会超过一米五,渠道坡度一比一。斗排就要比农排加深二三十厘米。支排就更大更深了,它要比斗排再加深二三十厘米。最大最深的排水渠是干排,一般深度都在二米以上。总干排是看需要而设计的,它比干排还要大还要深。

每个连队都要按照农田规划,按排人工挖排渠。北方的冬天,土壤表层是要冻住的。初冬时,冻土层不厚,用铁锹使劲一蹬就可以挖透冻土层。干活还是比较轻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冻土层会越来越厚,用铁锹就挖不动了。只能用十字镐把冻土层挖开。如果你挖的这小段,一天达不到设计要求,过一夜后第二天还会被冻上,又需要重新破冻土层相当麻烦。因此一般情况,每个人都会量力而行,每天就挖一小段,当天就要将这一小段挖到设计要求的深度免得第二天再破冻土层。这样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每个连队都能修建完成多个农田的水利建设。

土壤化冻之后,新开垦的农田就要修灌水渠。灌水渠按等级也分为农渠、斗渠、支渠、干渠。干渠渠道大流水量大。建场初期就要修建,支渠次之,斗渠更次。农渠就是在农田的边上修建一条接通斗渠的灌水渠。

排渠旁边,在春天还要种上防风林,防风沙的侵害。通过这样的改造,荒地就成了一块块标准的农田。连队的规模也就不断扩大,直到周边可开垦的荒地全部开垦之后,一个规模不小的农场就矗立在边疆的土地上。屯垦戍边的重任就落到全体农场职工的身上。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选种,拌种,灌溉,整地,播种。首先播种的是春小麦。它可以抢墒播种。玉米棉花等作物必须先灌水,等土壤墒情合适时再整地播种。中耕除草都是半机械化的,很多工作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完成。

播种之后,在农作物出苗之前,每个农田内都需要设计灌溉用的毛渠。毛渠设计好之后,机械开沟然后人工将毛渠修理完整。这样修建的毛渠,在毛渠边上也不会影响农作物的出苗,土地的利用率较高。

灌水是必须人工操作。每个农田一人至二人负责灌水。水管员把水放到斗渠,灌水工人从斗渠中引水到农渠,再从农渠将水引到毛渠,一片一片的灌溉。直到整个农田全部灌上水之后,再到下一个农田。

灌头水之前还要施肥料。麦田的施肥比较方便,只要在灌水时,一畦一畦地撒上肥料即可。玉米、棉花等作物是要结合开沟,将肥料施入植株的根部的土壤之中,用施肥和开沟器一次完成。前面机器施肥,装在施肥机后面的开沟器上立即开沟将肥料理入植株根部的土壤之中。不合格的地段还需要人工开沟复土,然后修毛渠灌溉。

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也是很辛苦的。特别是棉花,病虫害种类多,发生率高,要诱虫抓虫,要调查病虫的发生情况,要安排时间及时喷施农药,否则损失十分严重,甚至于颗粒无收。

到一个地方开荒种田,种粮食作物是比较容易的。玉米小麦当地农民也有种植,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单纯种这些粮食作物,只能解决温饱的问题,价格便宜收益不高,难以提高农场的经济效益。要想增加经济收入,必须发展多种经营。因此种植经济作物就提上日常议程

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苇湖农场适宜种植棉花。汶轩从外地引进陆地棉的种子先行试种。试验田中,按棉花的种植管理要求,人工播钟,出苗后长出三片真叶时间苗定苗。当棉花抽出第一果枝之后,将棉花第一果枝以下的枝叶全部脱离干净,大家形象地说这是给棉花脱裤腿,棉花植株长到五六十厘米时要摘除顶芽,也就是打顶。当棉花的果技长到一定長度时还要整枝﹣﹣摘除果枝的顶芽,同时还要摘除棉花植株长出的营养枝。通过这些处理棉花长势喜人,既不疯长,棉桃又多还不稠零。

试验田棉花发生病虫害还要及时喷农药防治,同时还要根据棉花生长的需要施肥灌水。

秋天雪白的棉花吐满枝头十分好看。收摘棉花后统计籽棉产量达到一百八十多斤。第二年就扩大棉花的种植面积。第三年全面推广,棉花就在苇湖农场安家落户。

团场职工,很多是南方人。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其他单位也有很多南方人也想吃米饭。苇湖农坊水利条件不错,水资源也丰沛,气候条件也适宜种植水稻。为能满足南方人吃米飯的需求,场领导要求生产部门开展试种水稻的工作。

要种好水稻,首先要到水稻种植的老区参观学习。这样汶轩获得了到北方水稻种植的老区参观学习的机会。到水稻种植的老区之后,汶轩虚心地拜当地负责水稻种植管理的技术人员为师,虚心学习认真笔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上掌握北方水稻的种植管理的技术流程,又从老区引进良种,带回去试种。

回农场后从平整土地,修畦到灌水播种除草施肥。从四月下旬播种到九月底十月初收割亩产达到三百多斤。大米的品质优于水稻种植老区的大米品质。品尝之后大家都感到不错,决定第二年扩大试种面积。

来年农场专门调了一个班来参加稻田的管理工作。三年后水稻就成了苇湖农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成了北方水稻种植的一个新产区。

PS: 万水千山总是情,看到就是咱有缘,投我一票行不行,,感谢感谢!

举报

扫一扫· 手机接着看

公交地铁随意阅读,新用户享超额福利

扫一扫,手机接着读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章节评论段评
0/300
发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