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的,镇国大将军军功赫赫,一向直言不讳,对三皇子的赞扬更是不加掩饰,“陛下,三皇子才智过人,勇武非凡,若非如此,怎能承担起未来治国的重任?望陛下深思。”
大皇子虽然表面看起来憨厚朴实,实则背地里精于算计。
他在皇帝面前总是装作一副孝顺忠诚的模样,时不时地在父亲的耳边低语,“父皇,您要保重身体,无论谁成为太子,孩儿都会永远忠诚于您。”
三皇子的喜怒哀乐皆形于色,但手下有一群善于策略的谋士。
这些谋士经常为他策划如何在朝会上表现,如何应对各种政治问题。
在一次早朝中,宋丞相突然提出要讨论边疆的政策。
朝会伊始,皇帝略显疲惫地坐上龙椅,示意宋丞相开始。
宋丞相清了清喉咙,首先概述了边疆当前的形势,然后转向大皇子,邀请他发表自己的见解。
大皇子站起身,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自信,“诸位大臣,边疆乃国之门户,必须强化管理,我提议设立更多的关卡,增派精兵,以稳民心,保皇权。”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准备。
三皇子不等其他人发言,立刻站起来反驳,“兄长的计划虽好,但所需经费和人力甚巨,此刻国库并不充裕,此政策恐怕难以为继。”
三皇子的话直指问题的核心,他接着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如提高边疆官员的待遇,激发其忠诚,同时训练当地民兵,这样既可节约开支,又能增强边防。”
大皇子迅速回应,“仅仅依靠待遇和民兵,如何能够保证边疆的稳固?若有大规模的敌侵怎么办?”
这场御前辩论不仅展示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各自的政治抱负和口才,两派势力的激烈对抗。
之后,随着皇帝病重的流言渐多,两位皇子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他们各自在朝中拉拢大臣,争取更多的支持力量。
一些中立的大臣开始变得摇摆不定,而那些早已站队的大臣则加紧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这场党争中,宫廷内外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一次又一次的宴会和朝会变成了两派势力较量的舞台,表面上是赞颂皇帝的盛宴,实则每一句话背后都隐藏着针锋相对的意图。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但楚晚棠的房间里却点着一盏昏黄的灯,映照出她忧心忡忡的面容。
窗外的风声带着些许寒意,偶尔传来远处犬吠,似乎预示着不祥。
楚晚棠坐在书桌前,手中的笔因思绪的纷扰而久久未落墨于纸。
近日来,她听到朝堂上讨论皇帝病情恶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党争,明白大事将至,家族随时可能卷入这场风暴。
“报仇之事,不能再拖了。”她自言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家族前世的冤屈一直是她心中的痛,现在,她觉得时机正在迅速到来,必须做好准备。
楚晚棠站起身来,走到房间一角的书架前,轻轻拉动一本看似平常的书。
书柜缓缓打开,露出一面隐藏的小抽屉,里面放着一些家族的信物和资料。
她的手指轻轻触摸这些旧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家族的历史和使命。
正当她陷入深思时,迎春轻手轻脚地走进房间,看到楚晚棠的神态,轻声问道,“小姐,您是否又在想什么烦心的事?是否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楚晚棠抬头看着迎春,眼中带着一丝欣慰。迎春是个聪明伶俐的丫鬟,对她一直忠心耿耿。
楚晚棠考虑了一下,决定让迎春帮忙,她低声说,“我需要你帮我调查一下百姓对于皇子们的看法以及皇子们的动向。”
迎春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毅的光芒,“小姐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
接下来的几天里,楚晚棠开始更加频繁地会见家族中的长辈和顾问,讨论对策和计划,她也暗中联系了一些昔日家族的朋友和盟友。
夜晚,楚晚棠独自走在家中的花园里,月光洒在她苍白的脸上,她停下来,看着天空中明亮的月亮,心中默默发誓,“无论未来如何,我必须为楚家报仇。”
风继续吹过,带走了她的誓言,整个府邸被一种莫名的紧张和期待所笼罩。
在朝堂的权力重新洗牌中,楚家尽管已不如往日那般显赫,但楚烨成作为家中的主力,他的立场依然受到诸多关注。
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意识到如今楚家处于中立,若能获得楚家的支持,将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
大皇子深知楚烨成的才华和能力,因此他决定亲自出马,与楚烨成进行深入的沟通。
一天,大皇子特意邀请楚烨成到自己的宫殿中,以商量国家大事为名,实则是为了拉拢他。
当楚烨成走进宫殿时,大皇子立刻迎了上去,脸上挂着热情的微笑,眼中闪烁着诚意。
“烨成兄,许久未见,如今已是二品礼部侍郎,果真年轻有为。”大皇子拱手行礼,语气恭敬。
楚烨成微微一笑,还礼道,“殿下过誉了,在下只是一介书生,怎敢当殿下如此夸赞。”
两人落座后,大皇子亲自为楚烨成斟茶,然后开始谈论国家大事。
他时而激昂陈词,时而低首沉思,展现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
而楚烨成则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表示赞同。
随着谈话的深入,大皇子渐渐将话题引向了楚家的地位和未来。
他诚恳地看着楚烨成,语气中透露出对楚家的尊重和期待。
“烨成兄,您身为楚家的家主,肩负着家族的荣耀与未来,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正是需要您这样的英才为国家效力的时候。”大皇子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
楚烨成微微一笑,心中却明白大皇子的意图。
他知道大皇子是想拉拢自己加入他的阵营,但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殿下过誉了,楚某虽然才疏学浅,但也知道为国家效力是每个臣子的职责。只是如今国家大事繁杂,楚某恐怕难以胜任。”楚烨成谦虚地说道。
大皇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但他并没有放弃。
他继续劝说楚烨成,表示只要楚烨成肯为他效力,他一定会给予楚家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楚烨成始终保持着冷静和中立的态度,他表面上对大皇子的提议表示赞同,但内心却始终保持着警惕。
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方,都会让楚家陷入一场政治风波之中,更何况他早已暗地里投靠洛祁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