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快发现大理寺卿频频跟对面的吏部侍郎交换眼色,似乎在商量什么。
眼神之间的含义自然是搞不懂,不过今日的主角说起来只有一位,那就是秦朗,所以他们在谋划什么也不言而喻了,只是从自己入手。
而秦朗却似乎很是乐在其中,不仅津津有味的看着歌舞,还像在军营里似的大口吃喝,实在不成体统,但皇帝却很宽容,还以眼神阻止了要上前提醒的大臣,甚至终于抬手让陈景铎过去。
酒过三旬后歌舞撤下去,陈景铎也在皇帝耳边说了什么,秦朗起身要告退,皇帝还没发话外头突然闯进来的一众文臣,个个拿着笏班上朝似的。
这上来洋洋洒洒几十个人,虽然不算多,但很快变成了一股势头,占满了宴会厅的中央,气势汹汹的向最高处坐着的两三人压过来,跟乌云盖顶似的。
此刻秦朗也忍不住收了嘴边的笑意,放下筷子瞪着他们。
正提防着,他盯着为首的丞相和户部尚书,本来都走了又回来,这宴会搞不好也有他们的手笔。
他顿时看向陈景铎,忽然心慌起来,这人在宫殿里被堵住了可不好跑,但既然都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皇帝今日很爱演戏,不管谁来,他都十分配合,眼看着这么多人霸占了本该是表演的宴会厅,也是个耐心的问了一句,“诸位爱卿要做什么?”
这种场面就连陈景铎这个局外人都知道是要问罪的,哪有臣子逼到皇帝面前,这岂不是要谋反吗?哪怕是都拖上刑场处决了也不无辜,眼下却像是为了勤王而来,秦朗也正好在。
所以除了在场的文官们,其余人都正噤若寒蝉,而文臣仿佛一早就知道这事似的。
文臣们倒是没有闹起来,反而他们中间有一人站出来跪在地上,给皇帝磕了好几个响头,一直磕到额头上流出殷红的血液才停止。
这场面实在有些吓人,陈景铎捏紧饿了拳头,感觉事态很快要走向极端,得先找逃跑的地方。
随后那额头上带血的人义正言辞的控诉秦朗,“陛下!秦朗他枉为镇国大将军!在北蛮一战中通敌卖国,实在是,不可饶恕!还望陛下赐死大将军!”
皇帝也惊讶乐一瞬,随后很快问道,“这又是从何说起?那北蛮素来与我朝打得难分难舍,如何与本朝的将领有所勾结,大将军你说是不是?”
这都把有些话话提到嘴边了,显然是要他给个交代。
可笑,哪来的交代?
秦朗冷笑,也不知是笑谁,但他很快就站起身,也走到堂中跟他们一样跪下,却没有磕头。
他直视着皇帝,说道,“臣的本事,陛下是知道的,若有通敌之能岂不早投了北蛮好打下陛下的江山?何必应付这打得艰险的仗,哪怕是老夫这种泥腿子也晓得什么是正统什么是忠君爱国。陛下三思。”
小皇帝没说话,秦朗还有话说,“即便是老夫要叛国,也没忘记还有家人在大离朝。真不知说出这诬蔑之言的人是何种用意,竟然不惜在大战结束后挑拨君臣关系,难不成是想要陛下背上狡兔死走狗烹的骂名吗?”
这话说的在场之人无不哆嗦了一下,其实这些人视秦朗的归来为意外,他们都没想到,北蛮那样凶狠残暴的部族也能被轻易拿下,甚至秦朗还是活着的,手脚都还完好无损,这就太有本事了。
这要是真回来了,武将的地位瞬间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之前只能跟文臣分庭抗礼的兵蛮子还不得反了天去?
眼下不就是如此?文臣无一人敢在他之后高声说话,而武将却一个个站的笔挺,趾高气扬再也不必担心被看不起了,只是因为他们出了个秦朗。
陈景铎皱眉,他不大理解秦朗兵行险招,最主要是他这站位也太危险了,跟皇帝站一起。
主要是那话说得太重,秦朗仍旧毫不避讳的怒瞪着逼迫皇帝的文臣,大笑道,“今日种种不过是有人过河拆桥,不想认老夫的军功,可笑,可笑啊!”
这是谁都没想到的,他会说的那样直白,就连皇帝也是脸色惨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仿佛自己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
文臣之首的户部尚书自然反应快些,他伸出手指颤抖的指着秦朗,却不知该说什么好,似乎如何指责都像是进了他的圈套似的。
但架势已经摆出来了就不能轻易收回去,他很快把目光锁定在皇帝身边的陈静铎身上。
陈景铎欲哭无泪却不算慌张,这有杀意的眼神也不是第一次了,他不得不站出来为秦朗也为自己讲话,毕竟他还是清楚自己到底算哪边的。
“陛下,恕草民直言,秦大将军实在是武艺非凡,他带兵打仗的才能世上无人出其右,如此精兵良将若是被北蛮给得了,那大将军如何还会出现在这宫中呢?再有,大将军的话也并非别的意思,而是说那钦差,他假传圣旨,竟说陛下不认大将军的功劳,实在可恨。大将军看不下去陛下还饶恕此人,这才怒地口不择言。”
好,总算是把文臣武将都摘出去了,陈景铎心里给自己鼓劲,他是长袖善舞两边都不得罪了,剩下的就看他们领不领情了。
皇帝是很快从善如流的,马上下令,“李公公办事不利,欺君罔上,离间君臣,即刻处斩!”
陈景铎看他眼里还有对这等场面的畏惧,也是,一群老头子却还意气风发的聚在一团气势逼人,哪怕是再老成的君主也招架不住。
皇帝是听进去了,他这话在底下一众文臣看来却无异于支持秦朗。
户部尚书冷笑鼓掌,却也说不出什么来,这场戏是他早就知道的,却没想到被秦朗和他带来的这年轻人轻而易举的化解了,他们还有证据没呈上来,这下也没了机会。
既然如此,他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既然无力回天,不如也趁此机会把自己摘出去,反正那年轻人已经给了绝佳的理由,他和一众同僚也不想真丢了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