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魏忠卿将几份文书交给姜望春,说道:“右相,还有几件事情需要商讨。”
姜望春点点头接过拿着文书,继续道:“明天的皇城唱名,金榜广布。是举国大喜的日子,”
“明天的礼仪都好准备了吗?”姜望春看向掌管科举的礼部尚书纪元植回答。
“已经准备妥当。”纪元植应答。
姜望春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继续向鸿胪寺宫端问道。“赵寺卿,关于契丹和亲的事,谈得怎么样了?”
鸿胪寺卿宫端起身回答:“章程按照上次的修改,现发给各位案上,另外宣王殿下也居中调节。而契丹使臣那边答复没有太大问题了,除了有些细节他们需要修正外。”
“很好,五天之后正式会面,希望可以就此确定下来。”姜望春说道。
“是,一定全力促成,以彰显上国风范。”
姜望春点点头,然后想着时间差不多了,于是加快议程接连抛出问题事项。
“安国公付国良致仕归乡,陛下已经允许。所以现在可以先议论今后他致仕之后的赏赐,以及门荫恩补问题。再请圣上裁决,诸位以为如何?”
以往高官致仕都是皇帝赏赐一番即可,但是这付国良有着崇高威望,又属于上官党人,所以姜望春觉得还得做做文章。
“自古以来为国鞠躬尽瘁的大臣都是得到丰厚赏赐,以激励世人为国尽忠的。而付公为人清正廉明,品德高尚,既是三朝元老,又是前代帝师,功绩卓著。大武能够恢复如此之快,付公实在是功不可没。”
“所以我建议第一重赐金钱银帛,第二按照惯例然后三倍赠送长安上好公田,第三准许国公爵位延续六代。”王品和付国良交好,他第一个站出来为付国良争取最优厚赏赐。
作为户部右侍郎周匡飞专管钱财的部门,一听就拉下脸,在以前大武强盛的时候,这些赏赐以说得过去。但现在大武只能说半个王朝,因为剩下半个疆域被很多藩镇控制在手中,税赋有限,如此高规格赏赐对他来说是十分肉疼。
本着利人不利己就反对的原则下,周匡飞没有开口。
左相刘宏已经接过话音,开口反驳道:“反对,这些赏赐赏赐一些钱财或许可以,其他还需要细细考量。时下朝廷内忧外患,太多赏赐反而让别有用心的人纷纷借故告老还乡,那怎么办?”
“再者付老自己在位的时候都是以廉洁示世。如今突然极端优厚封赏,难免招致非议,让人以为是在掩饰为官期间是假正经,到了辞官突然富甲一方,这就不好了。最后我建议先应咨询并尊重他的选择。”
纪元植说道:“前些天去探望的时候,付公还是康健的,不想忽然如此。唉,但付公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如果付公就这样致仕,肯定不利于我礼部上下团结一心,来应对这段时间的忙碌。所以我还是希望等待付公能够病愈再做讨论,因为很多礼部的问题我还得请教他做出裁夺。”
话语一出,虽然很多人鄙夷,但是又不能故意挑刺,说纪元植口是心非,毕竟现在是政事堂大会,法纪严肃。不是菜市口,随意辩论。
同为上官一党的杨彦龄无奈,付国良想要归乡他是知道的,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付国良关系的问题,而且涉及党派问题。
如果连曾经功绩显赫的付国良都没有争取到足够的赏赐,那么以后谁还会站在自己这一方?于是着急看向杨彦龄,
杨彦龄也知道这个事情重要性,于是就要开口。
就这时候,姜望春率先说道:“我有一个主意。付公是淮西颖城人士,现在荆楚淮扬一带连续闹了天灾人祸。就算现在让他直接回乡,想必他心里也是想着帮助乡里的。而淮扬节度使上奏朝廷,颖城刺史空缺,请朝廷拨付钱粮救济灾民。所以我会再请付公出任颖城刺史,同时赏赐侯爵,以及金钱银帛,一同回乡。而淮扬节度使今年对朝廷已经表明忠心,所以让德高望重的付公南下也是体现朝廷对淮扬镇的重视,付公在淮西还可以协调各地藩镇积极联合救济,如此可有异议?”姜望春说完看看刘宏等人。
“荣归故里,世之幸事。付公一生,当得如此。”刘宏似乎忘记刚刚坚决反对的话语。
“还是相国大人高明啊,在危难之时还能造就一段佳话。真是为国为民,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之典范,是千古名相之作风。”纪元植更是不吝语言赞颂姜望春。
杨彦龄也是欲言又止,单单这个方式而言,的确对朝廷,对地方是双赢局面,而对于付国良也不算吃亏。
的确像是温柔的刀子,自己挨了一刀还得夸对方的好。如此他真的是一败再败,杨彦龄微微叹了一口不再言语,表示默认。
“不同意,付公年事已高,而且刚刚痊愈,当委派其他人。”王品暴躁脾气一上来,直接反驳姜望春。因为他知道付国良是上官一派的精神领袖,如果让他离开长安这样的重要阵地,那对上官一党的打击是巨大的。
“付公为国分忧,已经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如今应该是得到朝廷奖励的时候,却还要回到家乡救济灾民,镇压匪患。一生操劳,从无安逸,长此以往大武的官员谁尽心竭力办事?”工部侍郎极力赞成上司王品的意见。
姜望春说道:“你们的意见我会考虑的,等到朝会的时候,我会一并说出。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没有其他事情了,今天就议到这。”
姜党的人很高兴看着今天上官一系的人完败的样子,清流的人也是觉得今天上官一系的人表现差劲。而几个上官党人也是灰头土脸的模样。
“我这里有个许久以来的提案。”一直沉默的杨彦龄忽然开口。
正要起身的众人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
姜望春愣了愣,随后说道:“你说。”
“那就是门荫恩补制度要改革了。这些年来,一直有增加门荫恩补数量,朝廷开支巨大,同时也极为容易造成祖宗法制崩塌,所以我认为当限制门荫恩补的人数和提高条件。”杨彦龄有条不紊地说道。
妙棋啊,迂回计策,扳回一城。近来姜望春不知何种缘故暗中支持扩大门荫恩补,但是被杨彦龄此时抓住反戈一击,先将他一军。
也是本着对方反对的我支持的原则,这能促使姜党的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利害得失。想到这里,王品收起暴躁的脾气,对杨彦龄刮目相看。
杨彦龄毕竟是上官一党的二号领袖,还是有些能力的,姜望春这样想着。然而这个门荫恩补事关他的天下大计,不能轻易改变。
众人听到这里,也纷纷安静下来,等待姜望春的发话,场上鸦雀无声。
“门荫恩补是先皇祖宗制定,至于要不要怎么变革是一件大事,但这样的大事不在今天的议程。好了已经议论许久了,已经快到正午,余事下次再议。舍人,梳理堂案,报送枢密院”
最高宰相发了话,众官员也只得纷纷起身,然后一一行礼退出。
会议最后以上官党人再扳回一局,胜果累累而结束,会议作罢。
而今天当值辅官秘书整理好案牍立即交给姜望春确认签字,然后结束了政事堂会议。
姜望春回到自己的班房,开始思考,这次众多的议题。
他之所以决定推迟最后一个议题的讨论,是因为他还需做确认一些细节,而不怕政事堂的反对势力,因为政事堂现在是他的政事堂。
正当他想要坐下来的时候,在政事堂早已经恭候多时的宦官急忙找到姜望春。
“相国大人,圣上已经到了芙蓉园,各国使节也在那里等候了。相国大人还请您抓点紧吧。”宦官小宦官满是焦急地说道。
“知道了,你先回去向圣上回报本相即刻就来吧。”
“好。告辞相国,小奴先行一步。”宦官行礼匆忙上马离开了。
“现在的太监真不懂事,相国大人这么劳累,午饭还没得吃上两口,还拼命催。”刘宏看着走远的宦官不屑地说道。
“好了,你们也去忙吧,我路上吃点就行了。”姜望春一边走一边说。
旁边都是属于姜党的官员,也再次行礼恭送姜望春。
原本这些姜党人员是急着想要和姜望春确认杨彦龄话语的真实性。但是如今宦官请走了姜望春,一时间就群龙无首了。
无奈之下众人,只得找要好的同僚相互围着去谈论消息了。毕竟那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恩荫又可称为任子、门荫、荫补、世赏,是王朝帝制建立的时代就有的世袭制之一。
恩荫主要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但是无论是扩大还是减少,都是影响极大,如果扩大那么自己家族能否从中捞取好处?如果减少,是否会波及自己家族?
所以这也是众人看重的原因。